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觀察丨先解決路權問題再來談“騎行強國”
近期,美騎采訪奧運場地車冠軍鐘天使的采訪一經(jīng)發(fā)布,便引發(fā)熱議:一枚奧運金牌可以幫助中國更進一步成為“騎行強國”嗎?
熱議未有定論,但筆者卻想說,中國現(xiàn)在非但還不是“騎行強國”,甚至離成為“騎行大國”都還遠著呢。強國之強,不在于競技,更在于規(guī)范有序的美好騎行環(huán)境,細數(shù)下面這三大矛盾,至少我們把路權問題解決了先吧。
機動車與自行車的矛盾
按照交通法規(guī)定,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城市,自行車可以在機動車道上行駛。于是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恣意穿行的自行車常常把汽車司機嚇出一身冷汗,擦身疾馳的汽車也常常讓騎車人嚇出一身冷汗。
還有一個汽車占道的問題:在美騎論壇做的路權小調(diào)查里,100%的網(wǎng)友都表示見到過汽車占用自行車道的現(xiàn)象。
圖片提供:美騎網(wǎng)友“2681852”
另外據(jù)說大連就是一座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城市,像下面這位妹子說的情況,有大連車友來證實一下嗎?
“電驢”與自行車的矛盾
騎車通勤的上班族應該大多見識過電動車的逆行或左沖右突、恣意穿插,就算自行車慢慢騎,也抵不過一輛逆行的小電驢突如其來撞上你前輪。
根據(jù)騰訊網(wǎng)分享的數(shù)據(jù),2013年電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已經(jīng)占到非機動車交通事故的80%以上。這也難怪部分地方政府鐵了心要禁止電動車上路。但一禁了事管不管用?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
行人與自行車的矛盾
騎行者在道路上最需要提防的,是步行的行人。城市的非機動車道往往設置在人行道旁,好一點的有欄桿、道路牙子或行道樹隔開,但還有很多地方的情況是這樣:缺少“物理隔離”,行人可以隨意走在非機動車道上,自行車也可以駛上人行道,想想速度飛快的自行車、隨時可能沖撞過來的寵物狗或小孩——隱患分分鐘釀成事故。
自行車不小心撞上行人怎么辦?在路權體系中,作為血肉之軀的行人處于相對弱勢,即使非機動車道上撞了人,自行車主也需要承擔主要責任。
©西安新聞網(wǎng)
都是城市規(guī)劃的錯?
很多人把缺少自行車道、汽車違規(guī)占道等等現(xiàn)象歸結為城市道路規(guī)劃的錯。想想好像是這樣,不少城市取消機非隔離帶,就是默許機動車在路面擁塞的時候可以臨時占用非機動車道通行。
只是“臨時”最終往往演變成“常規(guī)”。歸根結底,其實是意識跟不上形式的問題。要說綠道和自行車道數(shù)量,其實都在增長,包括美騎做的調(diào)查里,90%以上的網(wǎng)友都表示所居住的城市是有綠道的,可是如果連基本的道路安全通行概念都沒有,綠道再多也不夠用。
光吵吵無意義,各種交通工具之間也本不應該對立,當?shù)鹊接幸惶,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都能各行其道、和諧共處,小電驢不再橫沖直撞,自行車不用擔心車道隨時中斷也不亂闖紅燈,汽車不會隨意開門胡亂占道,那時候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大言不慚自稱“騎行強國”了。
推廣騎行是件有利無弊的大好事,但就缺了規(guī)范的管理和有序的使用環(huán)境和觀念上的認同,僅靠幾枚金牌和多幾條綠道根本不夠。希望大家都能從我做起,遵守交通規(guī)則,力所能及地去推廣騎行運動,讓更多的大眾參與進來,切身體驗一下騎行的好處。
▲路越寬越堵,多騎車可以拯救城市交通
【附:部分美騎網(wǎng)友留言摘選】
Zhan2618:“感覺濰坊的綠道做的還可以,至少是在北辰濕地有專門的自行車綠色通道,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中國有個通病,明明標注的是自行車專用道,還是經(jīng)常會有小汽車(私家車)出現(xiàn),給騎行造成不便~。就如高速的應急車道,明明不讓隨便?,不讓走應急車道,但還是有很多車走的。”
gzboy:“機動車占用自行車道在廣州比比皆是,深圳則沒有,因為全都是機動車道!
莎木pla :“其實現(xiàn)在建的小區(qū)完全可以把環(huán)繞小區(qū)的路設成綠道,專門為騎行休閑和鍛煉用,國家應該鼓勵建筑商和物業(yè)積極開發(fā)自帶鍛煉設施的小區(qū),結合公益和業(yè)主的權利,做到雙贏。國家授予這些小區(qū),體育項目示范小區(qū)。全靠國家造,也沒有那么多地方,把綠道融入生活!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 BAMBOO
看評論是負面評價的居多,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首先在城市里要完整的,理想化的路權就不太切合實際,城市里人口眾多,交通壓力本身就很大,要隨時自行車道都保持暢通不要有人占用未免太本位主義了點,當然我并不是說占用自行車道就對,只是說如果要把“騎行運動”放在城市里,不適合
這篇文章講的路權,雖然是從騎行者角度出發(fā),但并不想偏袒騎行者,汽車、行人、自行車都有自己的路權。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首先做到遵守交通規(guī)則、合理發(fā)聲。先做好自己,再要求別人。其實政府漸漸意識到騎車的諸多優(yōu)點,問題是觀念上不去則發(fā)展無意義。
+1
22另外我不同意你說的“交通壓力本身就很大,要隨時自行車道都保持暢通不要有人占用未免太本位主義了點”。這和以前“要想解決擁堵就多修路”的想法有何分別?結果事實一再證明,機動車道越來越寬只會讓交通越來越擁堵。去進行正面引導,從教育上、觀念上做出改變,或許才是出路。
+1
22講路權沒有錯,但把路權局限于城市,并且于自行車運動發(fā)展掛鉤起來就不太對了,自行車運動本來就不適合在市區(qū)開展
國家還要發(fā)展經(jīng)濟呢,刷什么GDP各種數(shù)據(jù)呢,哪有空整這些花里胡哨的?那都是歐洲那些丑陋的資本主義社會才會把自行車道弄的那么好。 一切的一切,放在天朝,就是不切實際。
+1
29怎么完善呢?我騎自行車的希望各種自行車道上只有自行車,機動車希望都是雙向八車道呢。。。都有各自的利益和想法,至于交通法規(guī)之類的,等一幫老頭老太開會研究得等十幾年。
+1
22那些老頭們也不會騎自行車。。。我承認我開車的時候也會有點自私,所以要駕駛者自覺的缺很難,我覺得先把紅燈允許右轉(zhuǎn),和綠燈左轉(zhuǎn)這種規(guī)定改一下吧,多幾個方向燈也不是很難吧。
工作在大連,這憋地方已經(jīng)不是不設非機動車道的問題了,而是中心路段自行車直接禁止上路,在民意網(wǎng)上投訴,回復還言之鑿鑿,說大連汽車保有量已經(jīng)超過130萬臺,建議選擇綠色出行請乘坐公交車。∵@是人話嗎,公交不燒油唄,就算你改電動的了,那充的電是你腳踩電動機發(fā)的??。。ξ覀冞@些熱愛運動和綠色環(huán)保的人來說,大連,你真的在沒落、墮落、衰落、墜落!
+1
29去年多家單車俱樂部齊聚在星海廣場搞過集會,給爭取1.5米通行權,結果是相關部門根本都不搭理你,媒體只字未提。
坐標長沙,不但在自行車道上有亂停的轎車,而且在自行車道有鐵柱子上不去的地方,會出現(xiàn)轎車橫擺在橫向出口把自行車道堵上的情況柏油路上開放式的單車道更不用說,堵得死死的
話說我傍晚騎游路線有一段很有意思是那種三十多度上坡,百米長的柏油街道。然后一堆車把那段路當停車場,我一邊踩車踩到要死一邊繞開倒車和掉頭的車子,一邊還要留神不被后邊路過的車子撞到,也是累
我就是大連的,那人說的不算全對吧,偏農(nóng)村的地方還是有自行車道的,比如大連市甘井子區(qū)革鎮(zhèn)堡,但是只要在市內(nèi)一點的地方就禁止自行車和摩托車行駛,但是也有騎的,因為我們愛騎行,前陣子看見大連有個人發(fā)帖說自行車和出租車剮蹭,應該是出租車違法,但是是一人一半的責任,沒法說理了,不是提倡低碳環(huán)保嗎?大連是怎么了?希望有領導能出出面,救救大連喜歡騎行的人吧!
+1
28我只想說一句。如果換成自行車上下班道路還會擁堵嗎? 人的體質(zhì)還會那么虛弱嗎? 浮躁的心態(tài)和部分人對自行車的偏見決定了這個國家只能被世界上其他國家笑話!
說走路都不會走,這個一點也不夸張,不信,我說你來對照對照,看看你是否會走路,還是不會走路:1.靠右行走;2.不逆行;3.夜間走路時,若拿著手電等照明設備,不要照別人的臉和眼睛;4.過馬路,紅燈要站在安全線外等待,綠燈時,要快速通過,不要玩手機等;黃燈時(沒有信號燈的路口也該如此),要左顧右盼通,打手勢通過;5.當要停止時,要注意不要礙你身邊的人正常通行..........
+1
22這不是什么路權不路權的問題,而一種尷尬。是人與發(fā)展之間的尷尬。 中國在調(diào)整發(fā)展,而某些中國人呢卻很浮躁,雖然跟不上發(fā)展的步伐,卻偏偏要享受。 這不,走路還沒有不會走就去學開車了,你說,這樣的司機那做出幾樣值得讓人省心的事兒來。 而且這種人啊,還不少呢。
+1
22慢慢的都會好的,希望管事的也喜歡騎行運動,那時候更好改革了,哈哈哈
+1
23思維意識!社會習慣!整個社會的大環(huán)境在這!要解決我大天朝的路權問題還要很長時間的路要走!
+1
22請問貴公司的人開車有沒有占過自行車道 在座的各位開車有沒有占過自行車道(沒有私家車的人除外)占過人行道 亂停車 歐洲國家都幾百年了 你看見了幾個國家 幾個城市有專門修自行車道的 還有小編總是喜歡拿中國跟發(fā)達國家比 人家都幾百年了 我們才多久 我們騎車的人也要守點規(guī)矩 現(xiàn)在的有些騎友在馬路上到處穿行 也不等紅綠燈 不騎斑馬線 (親眼所見很多) 我等著一大波人來噴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