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大牌花鼓加持 瑞豹全新MVMT M-SILVER R50公路輪組評測
小編在今年上海展上看到這對MVMT M-SILVER R50之后,就覺得這是可以期待一下的輪組,有成為年度爆款的潛力。回來之后就聯(lián)系到瑞豹的小伙伴,借了一對回來測試,看看它能否達到小編的預期。
瑞豹寄過來的MVMT M-SILVER R50似乎就是展輪,并不是市售包裝,所以我們直接略過開箱環(huán)節(jié),進入主題。
M-SILVER R50輪圈使用了免涂裝工藝,所以看上去表面質(zhì)感不錯,具有大廠風范的輪圈。
50mm高的輪圈使用了比較圓潤的經(jīng)典胖圈截面,官標外寬28mm?此剖莻中等寬度的輪圈造型,但實際是因為勾邊處使用了收窄的造型,所以勾邊處的外寬是28mm;輪圈最寬處實測外寬為30mm,算是輪組市場的主流寬度。
輪圈內(nèi)寬為22mm,屬于主流內(nèi)寬設計。出廠就已經(jīng)貼好了MVMT自家的真空胎墊。后輪由于胎墊在運輸中損壞了,需要撕下來重新貼。撕下后發(fā)現(xiàn)原廠胎墊比較薄。
輪圈的涂裝樣式比較簡潔,“MVMT”字樣使用暗銀色拉絲水標,看似十分低調(diào)。
但在一定角度下,能呈現(xiàn)出拉絲銀的質(zhì)感,有點悶騷的感覺。
“MVMT”對向就是代表輪組定位的“M-SILVER”字樣,銀標代表它是次頂級輪組,大家可以猜猜頂級金標的是什么規(guī)格?小編覺得“M-SILVER”字樣下面的實心橫杠顯得有些突兀,去掉可能會更簡潔耐看。
輪組已經(jīng)預裝好了真空氣嘴,從氣嘴帽上的防滑紋看來,氣嘴的做工還不錯。
輪圈方面我們快速帶過,進入這對輪組的精華部分,就是花鼓。瑞豹給這對輪組配備了VISION最近的碳條花鼓,也就是METRON RS同款花鼓。
但這個OE的花鼓型號為V-800,METRON RS用的為V-1000。從LOGO上看,V-800同樣搭載PRS棘輪,花鼓殼體也與V-1000一樣。小編推測兩款花鼓只有軸承區(qū)別,V-1000配備了陶瓷軸承。
由于PRS棘輪的體積較大,所以花鼓自然是配備了大尺寸的驅(qū)動側法蘭盤。驅(qū)動側輻條與花鼓呈切線形式,屬于偏驅(qū)動剛性的設定。
輻條數(shù)量則為24根輻條以2:1的形式排布,驅(qū)動側使用了3X編法,非驅(qū)動側則為1X編法,可以幫助分擔一些剎車扭矩。
法蘭盤的“盤爪”使用了內(nèi)收造型,避免碳輻條壓條。眾所周知,碳輻條是不可以壓條的。
FSA和VISION一向都是穩(wěn)健派,不會用太多的偷輕設計。雖然碟剎座沒有使用缺齒設計,但法蘭盤部位還是有大面積的挖槽偷輕。
PRS棘輪系統(tǒng)屬于VISION花鼓的精華部分,而且這個新款碳條花鼓還是改進版的PRS結構,無需工具即可拆解,在家也可以自己保養(yǎng)。PRS使用的是“類CK”結構,通過塔基上的斜齒來驅(qū)動內(nèi)側棘輪咬合。斜齒結構最大的好處就是踩踏力量越大,棘輪嚙合就越緊,所以無需使用大張力的彈簧來提供驅(qū)動棘輪嚙合的力量,從而降低阻力。
上一代PRS棘輪是以螺紋形式固定在花鼓殼上的,拆卸需要專用工具。而更新優(yōu)化后的PRS棘輪則是以齒輪樣式與花鼓殼結合的,可以直接拿出來;ü臍ど隙嗔艘蝗X,所以加工難度會比老款的高一些。
把PRS棘輪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它的樣子。
這樣就能更直觀地看出PRS棘輪的工作原理。PRS棘輪的齒數(shù)為72T,超密的齒數(shù)可以實現(xiàn)5°的踩踏響應角度。
正準備拆端蓋看看軸承配方,結果發(fā)現(xiàn)碟剎側的端蓋似乎小了一圈,并不能完全蓋住軸承,給人一種配錯端蓋的既視感。
塔基側則使用了端蓋與密封蓋分體的設計,能完全覆蓋軸承。
非驅(qū)動側軸承使用了17287特規(guī)軸承,密封蓋上是VISION的Logo,目測是找TPI定制的軸承。使用承載能力更好的17287軸承,提高耐用度,這就很“FSA”。另外一個好處是17mm的內(nèi)徑可以使用更粗的花鼓軸心,可以通過偷薄管壁來減重。
主軸承上面都覆蓋了油脂,小編就不擦掉看規(guī)格了。從尺寸看來,主軸承應該是選擇承載能力更好的6903軸承,畢竟法蘭盤夠大,內(nèi)部空間十分充足。
塔基軸承由于斜齒造型的限制,所以使用了小號的6803軸承。有意思的是塔基軸承是來自寧波萬豐的。
再來看看前花鼓,前花鼓的門道就不像后花鼓那么多了。
同樣是V-800花鼓,為啥前花鼓是黑標的……果然還是因為這對輪是樣品嗎?
連前花鼓都要打上PRS系統(tǒng)的Logo炫耀一番。
前花鼓則為21根輻條使用2:1的方式排布,碟剎側使用了3X編法,非碟剎側則使用直拉編法。
一切追求穩(wěn)妥靠譜的FSA/VISON,更加不會在前碟剎座上搞些偷輕設計了。
想看看前輪軸承配方時,發(fā)現(xiàn)前輪碟剎側的端蓋與后輪一樣,也沒有完全覆蓋住軸承。
非碟剎側的端蓋則十分平整,真是奇怪。
非碟剎側端蓋為單層防水設計,碟剎側則為雙層。
前輪使用的也是17287特規(guī)軸承,看來相比減重,VISION更加重視花鼓的耐用度和承載能力。
前面已經(jīng)提到,V-800是VISION最新的碳條花鼓,搭配的輻條是3.2mm窄輻條,在小編體驗過一些5mm寬碳條輪組后,發(fā)現(xiàn)還是最早的這種3.2mm窄碳條的性能表現(xiàn)更好。
碳輻條來自大廠鴻基旗下的VONOA品牌,經(jīng)過多年市場驗證,品質(zhì)可靠。
到了喜聞樂見的上稱環(huán)節(jié),MVMT M-SILVER R50的官方重量為1380g±69g,小編還真是第一次看±69g這樣標的,看來1380g是不含胎墊和氣嘴的重量。實稱帶胎墊不帶氣嘴的重量為774.9+619.1=1394克。
在這個自主品牌瘋狂卷重量的時代,將近1400g的重量表現(xiàn)只能說中規(guī)中矩。但輪組不能光看重量,還要看實際的騎行體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對輪組表現(xiàn)如何。
照舊,我們使用28c外胎+TPU內(nèi)胎來測試這對輪組。
測試車輛則為小編自己的TCR ADV SL,M-SILVER R50搭配這種偏爬坡的車架,外觀也還算和諧。
騎行體驗
對M-SILVER R50的第一感受,自然是PRS棘輪的綿密的聲音,由于結構與CHRIS KING還是有些差異,它并不能發(fā)出經(jīng)典的轟炸機聲音,而是更像知了的叫聲,與最近炎熱的天氣還挺搭的。
PRS棘輪系統(tǒng)雖然齒數(shù)非常密,但因為彈簧張力不大,實際棘輪的轉動阻力很小,可以與一些離合結構的花鼓相媲美。溜車時保速能力非常不錯,高速下坡時也能提供一些額外的優(yōu)勢。
有一說一,PRS棘輪的聲音還是有點大的,可以說是一款“炸街神器”了。雖然小編覺得這種“知了聲”聽著挺過癮的,但有些想保持低調(diào),或者想在集團中隱藏自己伺機行動的人,可能就不太合適了。
VISION花鼓與分體碳條的搭配非常不錯,PRS棘輪5°的響應角度搭配碳輻條的剛性,令這對輪組的響應性能非常好。后輪24根碳條的設定,使輪組的剛性表現(xiàn)也非常好,發(fā)力很直接,在沖刺和進攻時的表現(xiàn)很優(yōu)秀。
輪組稱著不算很輕,但優(yōu)秀的剛性足以讓人忽略它重量上的小劣勢。雖然它比小編原先的輪組重了160多克,但對于小編的騎行風格來說,還是覺得更硬的M-SILVER R50會更好騎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小編用TCR搭配M-SILVER R50,還刷新了自己在大學城外環(huán)南亭坡路段的短坡沖刺PR……
現(xiàn)在這個時代,50mm框高的輪組都是當綜合輪用,那么自然要聊聊M-SILVER R50的爬坡表現(xiàn)。雖然同級對比它不算輕,但實際上也是1300克級別的輪組,由于剛性優(yōu)秀,剛性重量比還是不錯的。實際上它在爬坡時并不會有明顯拖腳的感覺,應付一些緩坡還是比較輕松的。但到了10%陡坡還是不如更輕低框輪組來得好。
雖然在一些瞬間高功率的工況表現(xiàn)不錯,但受制于圈形框高和碳條特性,M-SILVER R50在平路巡航的表現(xiàn)一般,與一些主打氣動設計的頂級鋼條輪有一丟丟差距。
M-SILVER R50的圈形受側風的影響比較明顯,不擅長面對突然吹來的陣風,在大風天下坡時對控車技巧有一定要求。
剩下就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選擇了碳條輪等于用舒適度來換取剛性,在安裝開口胎搭配TCR使用的情況下,路感還是挺顛的,還是更加適合在平整路面使用這款輪組。
總結一下,近幾年小編一直都在使用碳條輪,小編認為在分體碳條和輪圈這件事兒上,自主品牌已經(jīng)領先于許多國際大牌,但一直沒有一個讓小編我100%滿意的碳條花鼓,直到VISON推出了新的V系列……
最后,購買建議方面,MVMT M-SILVER R50的定價為6999元,小編認為還是很有性價比的,它對標的是什么輪組相比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
評測完后,小編是對這款輪組在用著、看著、聽著三方面都非常滿意,看看瑞豹能不能以“PY價”把它賣給我……
雖然最后這對輪組還是寄走了……不過,小編又買了一對全新的回來!
責任編輯:Avalon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