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產(chǎn)品快訊 產(chǎn)品評測 整車資訊 公路車
更輕更硬 Scott Addict RC 30公路車評測
去年年底,Scott發(fā)布了全新一代的Addict系列車型。由于使用了新的工藝,車架的各方面都有較大提升,所以小編也比較關(guān)注這款車。在代理商興升陽搞完全國的巡回試騎后,小編找他們借了一臺試騎車來體驗一下。
可惜的是小編騎的S碼車架并沒有高配的試騎車,只能借到這款Addict RC家族的守門員30車型。
雖說是Addict RC家族的入門整車,但小編這里還是要給大家講解一下。Addict RC系列均為頂級競賽車型,雖然分為HMX與HMX-SL兩個級別,但HMX的Addict RC PRO車架重量表現(xiàn)已經(jīng)十分出色。HMX-SL則是使用更好的材料、更嚴的生產(chǎn)管控,用少許剛性降低來換取一些重量降低。
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HMX和HMX-SL車架組的重量差距僅75克,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樣次級車架與頂級車架有著較大差距。這也是HMX車架和整車定價較高的原因,因為及時是HMX級別車架,已經(jīng)是別家頂級車架的表現(xiàn)。贊助的世巡賽車隊也是使用剛性更好的HMX級別車架,所以如果不糾結(jié)那幾十克重量的話,HMX車架會是更有性價比的選擇。
Addict RC車架經(jīng)過重新設(shè)計,與上一代有著較大的改變。前叉使用簡潔的直腿造型,在叉肩處大外擴,再智者下到叉腳處,以提供更好的輪胎間隙。
右側(cè)叉腳上還有個標準RAKE的水貼,這意味著Scott終于關(guān)注到了給大小車架搭配不同RAKE前叉的重要性,是首款使用兩個RAKE值前叉的Scott公路車架。
前叉放棄了上一代復雜的前鎖+磁吸罩蓋設(shè)計,轉(zhuǎn)為使用最簡單的造型,連碟剎橋碼都是標準規(guī)格的。從軸桿頭附近的叉腳造型可以看出,這根全新前叉的偷輕有多極限。
頭管造型非常簡潔,一切為了減重。僅使用了整合式的碗組蓋來搭配整合式車把。由于修改了前叉舵管規(guī)格,所以可以使用更小的碗組軸承,來降低頭管的投影面積,從而降低風阻。
下管使用了粗壯的圓管型,可見Addict RC更加重視輕量化和剛性,而非氣動性能。雖然看著不太氣動,但官方還是號稱通過頭管、下管和后上叉的修形,全新Addict RC還是可以比上一代節(jié)省12瓦,但好像沒說是在什么速度下。
全新Addict RC均使用了這種小下管標設(shè)計,是否好看屬于蘿卜白菜問題。不過似乎他們很喜歡幻彩標,好幾個涂裝都采用了幻彩Logo,小編個人是不太喜歡幻彩色的logo。
Addict RC 30車型的涂裝還挺豐富的,提供三個涂裝,其中那個鯨灰色車架小編覺得非常好看,并且還提供一個粉紅色。
全新Addict RC車架也全部采用了這種前亮光、后啞光的截色涂裝表面。下管的啞光部分上還有個車型名字的小標。
▲上管使用了比較寬扁的截面造型
上管上的表層碳布碳紋非常干凈整潔,車架的做工還是十分講究的,不愧是大廠出品。
▲立管維持了與老款相同的“D”形截面
整合式座管夾僅配備了座管夾的防塵蓋,并未覆蓋座管口,所以防塵效果會略遜一些。
立管使用了全碳一體前撥掛耳來減重,需要使用專門的墊片,且螺絲扭矩限制為4Nm。
五通是與后下叉融為一體的造型,巧妙地利用立管與下管的交匯處,增加了五通上方的面積,來增加五通剛性。Scott是依然堅持BB86壓入式五通的品牌之一。
后叉肩的氣動造型,靈感顯然是來自同門氣動車型FOIL。
后上叉看似氣動截面,實際上是個底邊朝內(nèi)的三角形截面,這種異型的后叉設(shè)計,讓小編想起了第一代Foil。
后下叉的造型非常簡潔,輕量化的車架都是這樣。
為了偷輕,全新Addict RC并沒有跟風使用UDH尾勾,而是沿用了上一代同款的中空叉腳+三明治式專用尾勾。
寬大的后叉,光看就知道新一代Addict RC的輪胎間隙十分寬裕。
Scott還特意在立管后方做了個幾何圖案涂裝,告訴你Addic RC提供高達34mm的輪胎間隙,如此寬大的間隙,在超輕爬坡取向的車里實屬罕見。
沿著立管網(wǎng)上看,發(fā)現(xiàn)在座管口后方還有個Scott的小Logo,與Colnago的風格比較相似。
車架幾何方面,Scott的RC系列車架一直都是非常激進的競賽幾何,全新Addict RC也不例外。S碼的頭管長度僅113mm,上管長度達到了542mm,其結(jié)果就是391.6mm Reach、525.5mm Stack,STR僅1.34。在這個尺寸區(qū)間,屬于非常激進的幾何了,差不多把立都要選短一號。屬于比較挑人的車架了。另外,全尺寸都降低了立管的長度,令座管外露部分更長,其中的好處大家懂的都懂。
除了幾何依然激進外,全新Addict RC在操控性方面也有很大改善。全系加大了頭管角度,并提供47mm和44mm兩個Rake的前叉,盡量將大小尺寸的Trail貼近60,軸距也比老款短了不少,令操控比老款更加靈活。
配置方面,入門級的競賽車型自然是配備Shimano 105 R7170 Di2套件,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齒數(shù)搭配為牙盤52/36T與飛輪11-34T,屬于比較萬金油的設(shè)定。
剎車碟片則為前160mm、后140mm的搭配。
輪組則為Scott旗下零配件品牌SYNCROS的入門級碳輪CAPITAL 1.0,框高為40mm,中低框輪組與Addict RC搭配比較和諧。輪組的官方重量為1480克,雖然看著不算輕,但好歹能用,總比配對鋁輪,還要重復消費來的好。
輪組的規(guī)格乍一看還不錯,花鼓為SYNCROS自家的直拉花鼓,前后均為24根鋼輻條。
輪胎搭配比較有意思,配備了一條30c的Schwalbe ONE TLE真空胎,但出廠狀態(tài)預裝了內(nèi)胎。小編一臉迷惑,一輛偏爬坡的車,怎么配了笨重的30c輪胎。后來查輪組數(shù)據(jù)時才發(fā)現(xiàn),CAPITAL 1.0雖然是入門級碳輪,但也繼承了CAPITAL家族的傳統(tǒng),輪圈是25mm內(nèi)寬的無鉤圈,確實是要搭配30c輪胎。
操控組件方面,入門車型自然是配備了全鋁把組,型號為SYNCROS R100-AL。
眾所周知,Scott非常喜歡在舵管上做文章,以前就用過OD2規(guī)格,而現(xiàn)款FOIL又是25.4mm、也就是1英寸規(guī)格。Addict RC自然也沒令人失望,使用了27.2mm的特規(guī)舵管,所以匹配的SYNCROS把立或一體把自然也是專用的。這真是玩死了一群做第三方車把適配的品牌。
R100-AL雖然是鋁把立,但還是配備了Scott招牌式的整流罩蓋和墊圈,底部過線罩也很規(guī)整,外觀還是非常整潔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過線墊圈的情況下,這支把立的角度還是高達11°,就如車架幾何一般激進。想必大部分車主第一個升級項目就是車把。
R100-AL把立前蓋使用了類似PRO VIBE的設(shè)計,僅需兩顆螺絲即可夾緊車把。并且前蓋上預留了整合式碼表架的接口。從圖中可以看出,可能是為了彌補把立激進的角度,R100-AL車把是有一定抬升造型的。
車把方面還有個整車車主福利,右邊的把塞是一個特殊的隱藏工具把塞,內(nèi)藏了一支T25扳手。為什么是T25呢?因為Addict RC也統(tǒng)一了螺絲規(guī)格,一支T25即可調(diào)整所有操控組件。不過小編相信,輕量黨們可能會把這個小工具拆了。
座管也是SCOTT公路車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中低配車型會配備更舒適的座管。中低配Addict RC均配備全新R101-CF碳座管,號稱可以提高30%舒適度。與Foil不同的是,Ultimate和PRO級別會配備更輕的R-100-SL座管,取向了兩片式結(jié)構(gòu)來降低重量。但小編還是要吐槽一下,都這么多年了,Scott還是不肯放棄這個又重又難用的Ritchey規(guī)格坐墊夾具。
座管的補形墊塊是磁吸結(jié)構(gòu),與Foil一樣,它可以更換為專用的整合式尾燈。
與座管搭配的是一個Syncros Belcarra Regular 1.0鋼弓坐墊,這款坐墊比較有意思,是一個加寬了鼻頭的中鼻坐墊,尺寸數(shù)據(jù)為250x130mm。在這個時代,給整車配備十分老派且激進的130mm寬度坐墊,實屬不多見。
騎行感受雖然這臺Addict RC 30配置不高,但畢竟還是臺3萬元的車,所以整備質(zhì)量也不算重,僅8kg出頭,可以看得出是配置嚴重拖后腿。中高配整車還是可以輕松到達6字頭的重量。
雖然重量不輕,但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Addict RC的車架素質(zhì)非常好。起步時的感覺要比想象中輕快。令我比較意外的是這么輕的車架,反而剛性非常好,五通和前叉的反饋都很直接,剛性重量比很好,相信減少墊圈的話,車頭部位的剛性還能有進一步提升。這點和TOUR的機臺測試對得上,看來這代Addict RC通過材料和結(jié)構(gòu)的改進,令剛性大幅提升。要知道,歷代Addict都不是以剛性著稱的。
出眾的剛性重量比,使其非常適合頻繁進攻的爬坡賽事。
對于這種又輕又硬的車來說,自然不能指望有多好的舒適性。雖然已經(jīng)配了30c的外胎,但還是能感覺到通過車架傳遞上來的震動比較多,路感略顯生硬。本來Schwalbe輪胎的胎壁就比較硬,加上整車還在里面裝了內(nèi)胎,這些都對路感造成了影響,相信拆掉內(nèi)胎、灌上自補液后,路感能有不少優(yōu)化。畢竟都已經(jīng)無鉤圈了,不拆掉內(nèi)胎實在是浪費。
值得一提的是,專為舒適性優(yōu)化的R-101-CF效果顯著,在受到大沖擊時,能明顯感覺到座管有較大的形變,提供優(yōu)秀的減震性能。不過這種形變量較大的座管對于大體重車友來說,會顯得坐墊支撐不夠,R-100-SL座管才是大體重更好的選擇。激進的130mm寬度坐墊小編也是不太習慣,騎回家第一時間就換上了自己的坐墊。
由于試騎車是滿墊圈狀態(tài),而且也無法在上方留墊圈,小編自然是沒有體驗到超級激進的幾何,但還是能感覺到車架的Reach是明顯偏長的,對用戶的身體素質(zhì)會有一定要求。由于采用了新的幾何,Addict RC的操控性比老款靈活了不少,不過更靈活的操控也會對車主的控車技巧有更高的要求。
由于CAPITAL 1.0輪組僅40mm框高,加上車架也不是偏向氣動的管型,所以這輛30整車的平路表現(xiàn)一般,需要搭配輪圈更高的輪組。既然說到輪組了,那自然是要吐槽一嘴這個花鼓,塔基的棘輪密度較小,以至于踩踏響應(yīng)角度非常大,說人話就是踩踏啟動時不跟腳。
另外還有一個槽點,就是與車架搭配的Syncros R100-SL一體把經(jīng)常供貨不足,且奇葩的舵管規(guī)格,不是所有第三方品牌車把都會提供轉(zhuǎn)換套,車把的選擇面較窄。加第三方車把沒有把立后面的整流罩,外觀完全不如原廠車把和諧。
最后總結(jié)一下,其實小編也騎過前兩代Addict,也騎過朋友自己組的現(xiàn)款高配Addict RC PRO,這一代Addict RC車架性能確實十分優(yōu)秀,進步明顯。如果你喜歡偏向爬坡的車型,或者只有一臺車,且HOLD得住它的幾何,那么小編還是十分推薦這款車的。
Addict RC 30整車目前的價格在36000元左右,預算充足的話,選擇Addict RC PRO車架組自己組裝是更優(yōu)選,畢竟能避免不少重復消費。嫌Addict RC PRO車架只有一個涂裝的小伙伴兒也不用擔心,現(xiàn)在SYB興升陽也提供“官方拆車”活動,可以直接購買整車的車架組,這樣車架的涂裝選擇就非常豐富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自行車零件對車輛性能的影響,逐步升級,與車共同成長,選擇整車也不是不行。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