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買車不踩坑!山地自行車購買避雷指南
買新車最肉疼的不是花錢,而是錢花了車還不合適!無論你是山地車新手還是老鳥,在購買新車時都可能遇到以下經典翻車操作,認真閱讀本文,助你買到夢中情車。
【第一坑:瞎選尺寸】
▲選擇正確尺寸的山地車對騎行舒適度至關重要
挑車架就像買鞋——大了打滑,小了擠腳。
車架小了就像騎童車,縮手縮腳很難發(fā)力。從你踩上踏板起,就會感到很擁擠,這是因為Reach太短了。此外,你還需要把坐墊調很高,座管也會伸出相當長一段距離。在林道上,握把會很不穩(wěn)定,還會限制在陡坡上的騎行速度。
車架大了就像騎駱駝,轉彎笨重小心摔成狗。如果車架太大,你會被拉伸得很長,快速過彎會變得很吃力。這比車架小了好不到哪里去。
騎行時,尺寸合適的車子可以和你達到人車合一的狀態(tài),而不是試圖為了彌補錯誤而前后左右轉移重量。
如何挑選合適的山地車尺寸,建議大家重點關注車架的幾何數據。
查看官網尺碼表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如果你的身高正好處于官網尺碼表的某個尺寸范圍的中間,一般來說,就是選那個尺寸,除非有評論說這個品牌的尺寸偏差很大。
如果你的身高處于兩個尺寸之間,我們通常會建議選大一碼的車,因為較長的車架可以提供更穩(wěn)定的操控,你只要把坐墊調低(只要座管足夠短),然后再裝上短一點的把立即可。
但是,有條件的話一定要試騎!
【第二坑:盲目追新】
▲別買了又后悔
如果你是經驗豐富的老鳥,或者愿意花時間去學習如何調試車子,那么一輛擁有大量可調校的避震/幾何結構/電變/電機的高科技山地車,能帶給你驚人的性能。
但如果你還是個新手,這一切反而會讓你不知所措,你還可能無法發(fā)揮出他全部的實力。更糟糕的是,調錯或調試太多次避震前叉或后避震器的旋鈕,可能會毀了這輛車的車感。如果你對學習它的工作原理不感興趣,那么請記住:越簡單越耐造!選基礎款避震+機械變速+出廠設置良好的幾何結構+零電子設備,還可以更便宜、更容易維護。
【第三坑:買錯類型】
山地車種類繁多,從行程小于120mm的輕量級越野(XC)車到行程200mm+的超耐造速降(DH)車,應有盡有。
首先,你要想清楚騎什么地形!主要騎行地形決定哪種車最適合你。
如果你打算騎平緩輕松的路線,比如林間小道或難度適中的單行道,那么你挑一款短行程的XC車就夠了,它還能幫你輕松爬坡。
但如果你只想享受飛速下沖的快感,那么長行程的DH車會是你的首選。
但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更傾向于是這兩者之間,這時,你需要在DC越野車(行程125-135mm)、林道車(行程140-155mm)和耐力車(160-170mm)中做個選擇。
以上三種車型都能應對陡坡,但一般來說,行程越短,車子越輕,踩踏效率越高,更適合偏平坦的路面和爬坡;行程越長,下坡的操控性和穩(wěn)定性越好。不過,也不全是這樣,有些行程短的車也能輕松應對高難度的下坡路,這就需要大家多看看我們的評測啦!
【第四坑:亂選電助力】
電助力山地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全功率(full-power)和輕量化(SL)。
輕量化電助力山地車,電機功率會小點兒,電池容量也小點,騎著感覺跟普通山地車挺像的,就是上坡時能感覺到有點順風的助推。
全功率電助力山地車就是全方面輸出拉到最大,電池電量足夠你繞好幾圈,車子也更沉(重達29kg),下坡的時候穩(wěn)得一批,抓地力強,操控性能好。但當你騎偏了道或需要急剎車時,可能會變得手忙腳亂。
選車時,重點看看隊友的裝備,如果隊友都騎普通車,你挑個SL會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隊友全是全功率車,那你買輕量化就是找虐。當然,如果喜歡單飛的,就按照你的喜好來吧!
【第五坑:預算全花車上】
預算全砸車上?就等著哭吧你!
如果你是第一次買山地車,那你需要買的東西可就多了去了,除了整車以外,頭盔、護具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準備天天騎車,你可能還會想要更多裝備。而且,十有八九,你還想升級一下配件,換個好些的胎。
此外,你還需要考慮維修保養(yǎng)的成本,若是遇到斷鏈、飛輪磨損的問題,你還要花錢買新的。所以啊,千萬別把錢全花在買車上。
記住,有錢也不一定非要買頂配。
只要車上有碟剎、升降座管、飛輪齒比范圍足夠和前后避震,即使配置低點,你的體驗感也會很好。
責編:hu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