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外媒盤點:2016年值得期待的12款軟尾山地車
在即將過去的2015年里,各大品牌都發(fā)布了自家的得意之作,在這眾多的車型中,囊括了XC、Trail、AM、Enduro、DH等等,對于那些想升級或換車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F(xiàn)在就一起來看看外媒都盤點了哪些表現(xiàn)不錯的大軟尾吧。
Cannondale Bad Habit
大輪徑的輪胎——在2.7到3英寸之間——是現(xiàn)在山地車發(fā)展的熱門趨勢。在這個區(qū)間范圍內(nèi)的輪徑相比起傳統(tǒng)的山地車,輪徑越大,踩踏的感覺就越真實。具體的例子可以參看《研究表明:29寸比26寸更快!那27.5呢?》。Cannondale’s Bad Habit作為這一趨勢的最新代表,也在列出的2016最佳山地車清單里占了一席之地。新款的Cannondale’s Bad Habit更為堅固,沿用了之前Habit的全避震架型,換成了3英寸寬的輪胎。增強了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在松動和濕滑路面雖然沒有老款的快,但是更穩(wěn)定。升級版Bad Habit 2用上了SRAM 2x10的傳動系統(tǒng)和RockShox前叉,頂配Bad Habit 1則擁有單環(huán)傳動系統(tǒng)和Cannondale引以為傲的Lefty前叉。
Liv Lust Advanced 1
Liv's Lust Advanced 1車架的前三角形使用了碳纖維,后三角形使用的是鋁材。除此之外它搭配了27.5的輪徑,100mm的前后避震行程,SRAM GX1×11傳動套件和SRAM Guide 油壓碟剎配160 mm碟片等利器造就了這款更輕、更快的全避震型山地殺手,是那些追求舒適及高效率踩踏的女性自行車玩家向重口味玩法進階的好選擇,也是本次2016最佳山地車清單里的第二名。之前在美騎網(wǎng)也有詳細介紹:《女神也瘋狂:Liv發(fā)布兩款全避震車型》。
Pivot Mach 429 Trail
通常29er的全避震山地車都給人一種很笨重的感覺,但是這款Pivot's Mach 429 Trail則打破了這一傳統(tǒng)成見,全碳纖維車架的重量相比舊款降低了226g。這些都使它擁有更好的操控性,在急下坡轉(zhuǎn)彎時的表現(xiàn)令人非常驚喜。雖然它的后避震行程僅僅只有116mm,但你能感覺它仿佛根本不只這個數(shù)。就象大多數(shù)全避震山地車一樣,Pivot's Mach 429 Trail也配備了100mm行程的DW-Link連桿,非常的干脆和有效率,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動作。
Yeti SB5c BETI
SB5c BETI用上了與Yeti SB5c同樣的幾何結構與Switch Infinity雙避震技術,SRAM X01 11速傳動系統(tǒng),Rockshox Reverb升降座桿。
Ibis Ripley 29 LS
新款的Ibis Ripley加長了車輛軸距,降低頭管角度,增加車架尺寸,縮短把立,一切都在為更加重口味的玩家而設。
Spot Rollik
源自加拿大的美國品牌SPOT旗下比較出名的自行車產(chǎn)品包括硬尾車和城市車,不過他們家新出的Rollik系列軟尾車(140mm行程碳纖維車架)外形也堪稱驚艷。(該系列還有一款叫做Yobbo的160mm版本車型)。Rollik的兩款車型都擁有dual-link懸架后避震系統(tǒng),外表看起來有點像Ibis、Pivot以及Turner等品牌所使用的DW-Link,不過還是有一點區(qū)別:這輛車的后三角連桿結構看起來很像是Ibis、Pivot等品牌上所采用的DW-link連桿結構,但它的后下叉與車架連接的地方并不是通過軸心和軸承,而是復合材質(zhì)打造的彈簧。SPOT聲稱這樣的設計能保證維護簡單,讓踩踏更硬朗和輕便,還能提升避震性能。目前車架價格不高于3000美元,整車價格在6000美元以內(nèi)。
上一篇:輕無止境 年度超輕公路車盤點
下一篇:返回列表
討厭一成不變,所以選擇從騎游黨進階成公路黨;熱愛戶外,熱愛一個人旅行,不管能不能悟出人生的真諦。反正人生苦短,世界很大,我就邊騎邊看吧。如果你在路上遇見我,歡迎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