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也許是年度第二強 ROVAL CL50碳纖維輪組評測
在去年4月份,我們已經發(fā)布了《也許是年度最強的ROVAL CLX50碳纖維輪組 評測》的評測,隨后這對輪組便一直裝在了Kent的車上,小編一直沒法親身體驗一下被他吹上天的CLX50是否真的這么神奇。好不容易盼到有個周末他不在,而車又掛在公司(其實是他親手給我的),小編我果斷地把這對CLX50拿回家周末測試了200km。對于CLX50的性能,小編只能用一句廣東風味兒十足的話評論:“用過用唔翻轉頭(用過回不了頭)”(相信車友都知道出自哪部電影)。
▲不仔細看,我保證你分不出這是CL50還是CLX50(手動滑稽)
在“爽完”過后,小編覺得它還是太貴,正在想Specialized為什么不推出一對鋼軸承版的輪組,降低由CeramicSpeed造成的溢價時,恰巧Specialized也送來了一對“閹割版CLX50”——CL50,這不就正是小編在想的輪組么?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下這對CL50到底表(yan)現(le)如(shen)何(me)。小編知道你們要吐槽標題,但我們的農歷春節(jié)還沒到不是么?
“CLX50推出以后,我們意識到市面上缺少價格更低,但是同樣擁有競賽級性能的碳纖維輪組——然后CL50 應運而生。”
——摘自Specialized官網
好吧,小編想說,其實不單你們意識到了,廣大試騎過CLX50的人也早就意識到了……
只有仔細看,才能發(fā)現Roval水標由空心變?yōu)榱藢嵭模赃叺男艘沧兂闪薈L50,這和1024并沒有什么關系……Logo均為清漆下的水標,一來可以增加輕量化優(yōu)勢,二來不會像貼紙那樣有脫落的風險,但還是只提供黑標一款涂裝,無法滿足明騷客戶的需求。
CL50最大的亮點就是與CLX50共享同一款碳纖維輪圈,這就意味著輪圈部分他們有著一致的性能。在Specialized與HED合作之后,獲得了剎車邊向內收的輪圈截面相關專利使用權后,隨后在自家的風洞中對圈型進行優(yōu)化,其結果就是這款市面上最“胖”,外寬達到29.4mm的輪圈。其相關理論數據這些“看得到,摸不著”的東西小編在這就不再贅述,好學的車友們可以參考《454NSW被干掉了?閃電發(fā)布Roval CLX 50輪組》,里面詳細地介紹了CLX50以及CL50在輪圈方面的空氣動力學優(yōu)勢。
不同方向的單向碳纖維有著明顯的分界,Roval系列輪圈優(yōu)秀的性能來自于經過優(yōu)化的碳纖維層疊
輪圈最高可以承受130Psi胎壓,不過在這個胖圈橫行的時代,也許只有“0.1噸以上俱樂部會員”的氣壓才需去到110Psi以上。
輪圈數據、身份信息、注意事項的貼紙,嫌它破壞了輪圈整體感的話完全可以撕掉。
既然是相同的輪圈,剎車邊也與CLX50一樣有著迷之白色痕跡,做工并不算太好,不過并不影響剎車性能。
內寬達到20.7mm,已經快趕上山地車輪圈了。“外寬氣動,內寬舒適”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想必大家都懂的。更大的內寬能使內胎在相同胎壓充氣量更大,“氣墊”更大了自然也就更舒適。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大的內寬也使得外胎膨脹得更寬,實際安裝26c的S-works Turbo外胎充氣后的實測寬度達到28c,所以在外胎的選擇上是一門學問。
前花鼓使用了寬連接端蓋,增加花鼓與前叉的接觸面,可以提高一定的側向剛性。但對于某些比較細的前叉叉腳有不完全利用接觸面的可能,還有某些特定的前叉叉腳形狀有可能會導致頂前叉……入手前還是建議親臨實體店試裝。
CLX同款的Roval AF1(Aero Flange)花鼓能夠為輪組提供寬泛的支撐角度。正所謂“上帝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卻又為你關上了一扇門!盨pecialized自然不會單純拿走六顆CeramicSpeed軸承就匆匆了事,看似相同的沙漏型花鼓其實內有玄機。
相必大家看到還是DT Swiss招牌式的行星棘輪結構頓時就放心了,難道是像DT那樣閹割棘輪響數?Naive!CLX50都是18響的,還能怎么閹?真相就是CLX50使用了DT Swiss 240花鼓的內構,而CL50使用了350的內構。
通過對比零售市場的DT 350花鼓,發(fā)現350的前花鼓使用10mm外徑的細軸心,而CL50前花鼓仍為15mm內徑的粗軸心,所以推測僅后花鼓使用了350結構。而然后花鼓240與350結構只有些許差異,用料上的差異加上六顆不銹鋼軸承,從而與CLX50的花鼓拉開了重量差距。
后花鼓的超大法蘭盤可以縮短驅動側輻條長度,增加驅動剛性。輻條與法蘭盤的夾角中規(guī)中矩,平衡了側向剛性與驅動剛性(輻條與法蘭盤的夾角越小,驅動剛性越好,但側向剛性越差)。后輪21根輻條使用2:1排布、驅動側2X非驅動側直拉的編法。在充滿著工業(yè)美感法蘭盤中可以看到輻條使用了T型頭特殊規(guī)格的輻條,等等,這輻條好像哪里不對勁???
沒錯,這就是“上帝關上的另一扇門”,好吧,說白了就是Specialized對CL50進行最大的閹割。CL50的輻條從CLX50的DT Aerolite降級成了DT Competition Race變徑輻條,規(guī)格為2.0-1.8-2.0mm變徑。相比此時大家的內心與小編是一樣的:“臥叉!竟然是圓輻條!”想必Specialized是十分想甩鍋給DT,誰叫他們家只有Aerolite一款扁輻條呢!
雖然圓輻條對風阻系數以及重量有一定影響,但由于其截面等物理特性(Aerolite是由2.0-1.5-2.0mm的Revolution變徑輻條壓扁1.5mm部分制成的),使其在理論上側向剛性比CLX50更好,嗯,僅僅是理論上。
在氣嘴孔旁的輻條上有一張刀旗一樣的Roval貼紙,幫助用戶初次安裝外胎時快速定位氣嘴孔,理論上安裝完就可以撕掉了,但有著一些惡趣味的小編覺得不撕這張貼紙使用,不是還更帥的么?
在刀旗上標注了產地為寶島臺灣,這對輪組就是在臺中的DT工廠內組裝和編制的(拓展閱讀:《繼承瑞士精工 DT SWISS臺中工廠參觀》)。
輻條上還掛著一個“讀我”的小牌子,上面是提示在4+2出行時不要讓輪圈離汽車排氣管太近,防止高溫對表面樹脂造成影響或損壞。因為一般自然吸氣車型排溫都在80度左右,渦輪增壓車型和性能車則更高,激烈駕駛后的就更不用說了。嗯,曾經有倒霉孩子因此而遭殃了?
看到臺灣出廠的輪組,你們以為又會看到喜聞樂見的張力雷達圖時,一張“精輪課輪組檢核記錄表”的出現及時打臉了。雖然沒有雷達圖,但表上也具體標注了每根輻條的張力(可見Roval輪組的輻條張力是較大的),給后續(xù)技師調輪時作為參考。但是中心偏距、偏擺和跳動的幅度按照小編的標準來說只能算是剛及格……
附件包內提供經典的Roval風格快拆一對、SwissStop Blackprince剎車塊一份、氣嘴貼紙六張,與CLX50僅差了一對輪組袋、真空顆粒胎墊、真空氣嘴以及桶軸快拆轉換端蓋。沒有附帶延長嘴顯得不夠人性化,Specialized:請購買我們的Turbo 60mm法嘴內胎(手動滑稽)。
附帶的貼紙可以有效防止騎行中氣嘴發(fā)出惱人的異響,而且還有四張備用,給個好評。
然后就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上稱環(huán)節(jié),含胎墊正好1500克,看來官方宣稱的1465克是不含胎墊的重量,在50mm高的超胖圈開口輪組里并不算重。
原配的快拆雖然鏤空手柄看起來很拉風,但軸心并無表面處理,看起來有些廉價感,也非常重。但是考慮到CLX50也是用同一款快拆,頓時就釋然了。追求輕量化的伙伴,自行更換一對鈦軸快拆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Specialized Tarmac SL6 Expert
按照理論上來說,CL50與CLX50輪圈是一樣的話,那么它們的騎行感覺應該是無限接近的。如果把Logo蓋住讓大家試騎的話,相信沒幾個人能騎出它們的區(qū)別。其實小編的內心是非常想和你們說去看Kent的CLX50評測就行啦,我也可以少碼點字。但由于存在被Kent打死的風險,還是老老實實地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小編騎過最好用的50mm框高輪組,由于輪圈重量并不高,加速時非常輕腳,一點兒都不像一對50mm胖圈開口輪組,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面對每日訓練途中之前喜歡搖車的小短坡,現在也只需增加下踏頻就可以輕松通過。整體剛性也非常好,時不時來個搖車沖刺、陡坡加速什么的自然也是“腳到擒來”。
恰逢各地職業(yè)車隊聚集廣州大學城進行冬訓,CL50 29.4外寬的輪圈加上“滾阻王”Turbo Cotton外胎在面對他們動輒45km/h以上的高速騎行,能很好體現到其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優(yōu)勢。相比小編日常使用已經十分優(yōu)秀的某品牌45mm高胖圈輪組,在高速巡航時碼表上的功率數字甚至還能稍微省力一點點,并且驅動提速的快感是無法在數據上顯示的,更不用說面對那些“瘦子”們(窄圈)的優(yōu)勢。
CL50的另一大優(yōu)勢就是外胎充氣后會膨脹得更寬,這樣僅需使用25c的外胎,就能獲得28c外胎的舒適性加成,還不用付出重量的代價。而且還可以使用比原先更低一點的胎壓,在不降低滾阻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舒適性。(這方面詳情可以參見ICE大神的《ICE與Roval CLX 32不得不說的秘密》,至于測試搭配的28c Turbo Cotton外胎實際寬度是多少,請容我賣個關子)
當然,CL50也并不是萬能的。在這個各家紛紛推出各種特殊剎車邊處理的年代,CL50搭配SwissStop Blackprince剎膠的剎車力也只能說是剛剛夠用而已,談不上十分優(yōu)秀,在下坡或者多彎的路況,并不能給用戶十分強的信心。還有一點要吐槽的地方就是那較重的快拆,雖然使用了內凸輪結構,還算是耐用,但鎖緊力度不太好控制,有時順滑的阻尼感會讓你以為鎖緊了,但一根手指還是能夠輕松打開快拆,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至于你們最關心的CL50與CLX50到底差多少,請恕小編天資愚鈍,我并沒有騎出普通鋼軸承與昂貴的CeramicSpeed陶瓷軸承的區(qū)別,也許在超高速的純下坡上才能體現出陶瓷軸承更潤的優(yōu)勢,以及CeramicSpeed帶來的“心理加成”吧。拋去理論層面的東西,小編認為主要差異就在于這90克重量,至于90克是否重要,這就是見(qian)仁(bao)見(hou)智(du)的問題了。
美騎點評
優(yōu)點:輪圈重量輕加速輕腳、剛性好、氣動性能優(yōu)秀、市面最“胖”、性價比高
缺點:快拆重且不好用、剎車邊外觀處理不夠好、剎車力一般、對老舊車架存在兼容性問題、圓輻條增加風阻
改裝建議:如果喜歡更快的踩踏響應可以更換36T行星棘輪,但溜車時會減速較快
最后當然是要談論下價格問題,這對CL50的售價僅10990元,相信與車店關系不錯的車友還可以有個挺好的優(yōu)惠。在小編給各種水平的朋友們試騎后,再告訴他們價格,基本都表示這就是“同級最強”,可見CL50無論對入門級還是進階級,甚至大神級車友都是非常大的誘惑。作為一名產品技術編輯,對產品最高的評價莫過于自己掏錢買一對,好吧,小編努力搬磚存錢去了。
等等,還沒完!最后小編還要打個廣告,如果你對“滾阻王”S-Works Turbo Cotton棉線套管外胎的表現有興趣的話,敬請期待小編的評測!
攝影:Kent
責任編輯:Avalon
上一篇:圈剎碟剎雙兼容 歐亞馬TWISTER 6.5 公路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想買舍不得?聽我的話,買吧,錢不是被你花了,只是換一種方式陪伴你————————我為什么不買?我傻?
性價比感覺還行,光哥買吧,相信我
+1
22買了就有動力買公路了
+1
22是哪一款 能說說騎行感受嗎
+1
22不行是什么意思
+1
22這個tarmac 是多大碼,52的嗎
+1
23離句廣東話真系鄱唔到轉頭
+1
22小便的小腿,很叼炸天的樣子
+1
22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