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兩千公里回家路:從云南到青海(十四)冬給措納
7月20日 晴 下大武—花石峽 62公里
從下大武到214國道的距離實際是40公里,但是地圖上卻標19公里。從下大武去花石峽,首先是上一個坡度平緩的山埡口,過山口時沿著一條風(fēng)景很美的小河,河水清澈的發(fā)藍,過一座小橋后,會再上到一個高原臺地,因為是在河灘的沖積扇上,公路也是起起伏伏的。不久就再下到河里,公路其實就是汽車在河灘上隨便壓出來的痕跡,但是坡度不大,也不是很難騎,只是看起來比較恐怖。
但是,老白完全崩潰了,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長時間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看起來很輕松的路,他也完全騎不動了,而且腳疼的沒辦法,只好慢慢挨。遠遠的看見214國道,已經(jīng)是下午的時間了,遠在天邊的公路,來來往往的汽車,讓我們有回到人間的感覺,雖然距離還很遠,心理的暖意卻已油然而生。上到214國道路口,這里距離花石峽有22公里,到達花石峽鎮(zhèn),已經(jīng)是下午2點半。找了個地方吃飯,然后再找了地方想好好休息一天,可惜隔壁住的是一群藏民,好奇心太重,問來問去的,直到很晚才睡著……
早晨離開下大武,上到一個山梁,山梁下面就是一條河流
遠處的阿尼瑪卿山,雪山頂上有美麗的旗云,以前我去稻城看三神山時候也見過一次
下大武去花石峽的路,有時候還真算不上公路,很毛坯的感覺
土路一直是起伏路,但坡度都不大,騎起來還不算費勁
阿尼瑪卿雪山越來越遠,過了這個梁子,就無法看見了。所以,214國道上是看不見阿尼瑪卿雪山的。今天天氣也很好,路程不遠,所以就慢慢騎。
天上這種棉花團狀的云,很是漂亮
很快,遠遠的可以看見公路牌了,那就是214國道—所謂的唐蕃古道
我們上了214國道,從岔路口去花石峽,還得十多公里路,不過路況真是天上地下啦。214國道,路面那是真好啊,很快我們就到了花石峽,花石峽在214國道上算大地方,可以洗澡,對于我來說,這簡直就是花花世界了……
7月21日 花石峽—冬給錯那湖湖尾 陰雨轉(zhuǎn)晴 94公里
昨晚經(jīng)歷了一夜的思想斗爭,決定是否繼續(xù)前往無人區(qū)的冬給錯那湖,然后穿越湖尾香日德河上游的無人山谷,進入香日德綠洲,這個路段大概是將近300公里,但都基本是無人居住的地區(qū),雖然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曾經(jīng)穿越過這個地區(qū)……這也就是傳說中的香花公路(香日德綠洲--花石峽)
老白的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兩部車子的行李架都被顛斷,變速器也不是很靈光了,這讓我們很糾結(jié)。位于無人區(qū)的冬給措那湖是淡水湖,面積有400多平方公里,比滇池330平方公里大出了很多,海拔在4200米。但這個湖泊很少為人所知,在幾年前google上看到了一幅冬給錯那湖的照片,深深地打動了我,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去!
早上起來,卻發(fā)現(xiàn)天是陰沉沉的,立刻又開始猶豫是否繼續(xù)穿越冬給錯那湖的計劃,一直磨蹭到8點40才出發(fā)。從花石峽到冬給錯那湖小路的出口處,有13公里路,到了這個土路岔口,我們卻幾乎沒有猶豫,直接就插了過去。
自此,我們進入這個人跡罕至的地區(qū),300多公里未知的前路,沒有手機信號,沒有補給,沒有機會得到幫助,什么也沒有……只有一個目標激勵著我們,那就是地圖上的空白——冬給錯那湖。
從214國道下來,一直到湖邊是有33公里的沙土路,這條路這一段出奇的平緩,很好騎,整個世界太安靜了,安靜的有時候甚至?xí)霈F(xiàn)幻覺……
廣袤的草原上成群的羚羊,和其他稍縱即逝的野生動物,高的地方都能看見鷹或者雕之類的大鳥,他們并不怕人。進入湖邊,開始沿著湖的60多公里的土路,湖水是藍綠色的,黑云壓的很低,這種場景很難形容,覺得很像《指環(huán)王》里場面景色的現(xiàn)實版,在湖邊行進了25公里后,小路居然直直的就進了湖里。!
出花石峽走回頭路約4公里,下到冬給錯那湖的小路
這是很荒蠻的地方,瑪多縣早就禁牧了,荒原上早就沒有了牧人和羊群
因此這里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羚羊很多,成群結(jié)隊
有幾段路是小上坡
我爬上了一個長滿野蒜的山坡,這種植物是可以吃的,餓急眼,野外就可以吃這個
土路的旁邊,天氣開始下小雨
終于快到湖邊的時候,小雨也基本停了
這個湖是個淡水湖,湖的面積有400多平方公里,比滇池大多了。湖里面有很多魚類,所以,這個湖有很多類似海鷗的鳥類在這一帶生活。
到了湖邊,又開始下毛毛雨。不過這里沒有果洛州那邊下雨時候那么冷
經(jīng)過一片自然的灘涂
注意看!小路就真的直通進了湖水里!
此時安靜而略帶恐怖的湖水泛著美麗的顏色
我睜大眼睛也不能相信,路怎么會就沒入了湖中,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我爬上路邊的山崖去看路,它確實沉沒在沿著山邊的湖水里。路邊是用大石頭把深水區(qū)和淺水區(qū)隔開的,而且水中的路又大概有400米左右,在另外一端,又出了湖,草地上甚至還有清晰的車轍,怎么會有這樣的事情?!
返回到老白身邊,我和他說了情況,這時候我們爆發(fā)了出門以來的最激烈的爭吵和分歧,他認為我們應(yīng)該返回,找岔路繞過去,或者返回花石峽,在這樣的地區(qū),他不主張冒風(fēng)險。
我們爭吵的很厲害,誰也不能說服誰,只好先在湖邊開飯,吃完再說
爭論沒有停止,誰也沒能說服誰,老白掉頭就走,我也不能自己去淌水啊,只好灰溜溜跟著后面準備返回花石峽。
最后,聽他的,我們返回了。幸運的是,返回的路上我們遇上一輛藏民的吉普車,原來是花石峽的藏民買了市場的魚來這里放生的,他們指了一條幾乎被雜草淹沒了的上山路,說繞10公里左右,可以回到湖邊哪條路,按照這個走法,1個小時后,我們又回到湖邊……(未完待續(xù))
敬請期待《兩千公里回家路:從云南到青海(十五)》
《兩千公里回家路:從云南到青海(七)佛學(xué)之路》鏈接
責(zé)任編輯:Leori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