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車可以提高免疫力?還要注意這些
騎自行車可以增強免疫系統(tǒng)嗎?如何增強?我們咨詢了相關領域的科學家,以了解長期堅持騎自行車是否會對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
佛羅里達-詹姆斯(Geraint Florida-James)教授是愛丁堡納皮爾大學體育、健康和運動科學的研究負責人,也是蘇格蘭山地車中心的學術負責人。在蘇格蘭山地車中心,他負責指導和培訓耐力賽山地車手,他堅持認為對于那些希望增強身體免疫系統(tǒng)的人來說,騎自行車是一項很棒的活動。
“在人類的進化史中,我們進化的方向從來就不是久坐不動,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運動對人體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包括改善你的免疫系統(tǒng)。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下降,免疫系統(tǒng)也不例外,我們要努力做的是盡可能減緩這種下降。如何減緩身體機能的下降?騎自行車是很好的辦法。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正確的騎行姿勢能夠讓人體處于被支撐的狀態(tài),所以對肌肉骨骼系統(tǒng)的影響較小。當然,我們要注意運動(強度/持續(xù)時間/頻率)和休息/恢復的平衡,以獲得最大化的運動效益來增強免疫系統(tǒng)!
鍛煉不要過度,但要注意洗手
佛羅里達-詹姆斯教授平時主要訓練精英山地車手,但他的見解同樣適用于只能在周末等空閑時間運動的騎友,他說關鍵是如何保持平衡:“像所有的訓練一樣,如果你循序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騎行里程增加的壓力,效果會比較好。而如果急于求成、鍛煉過度,恢復將會變慢,那么你的免疫力將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使得細菌與病毒更容易入侵你的身體。然而,細菌與病毒是躲不掉的,所以在鍛煉時應避免與病人接觸!
“如果疫情教會了我們什么,那就是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他補充說,“多年來,我一直向運動員灌輸這些信息,盡管有時很難堅持,但它關系到你能保持健康還是感染病毒。比如說,要勤洗手;如果可能的話,遠離那些身體有異樣的人,這可以很簡單,就像在長途騎行休息時不要擠進咖啡館里一樣簡單;避免你的臉、嘴巴和眼睛被別人觸碰到——這些聽起來都很熟悉嗎?其實大家都知道,只不過有的人總是會不自覺去干這種多此一舉的事情。雖然我們現(xiàn)在都希望能盡快回歸到以前正常的生活,但這些注意事項可以帶入未來的‘新常態(tài)’,以保持健康!
如果冬天騎車少,還能如何增強免疫力?
由于日照時間短,好天氣較少,周末也很難擺脫被褥的關愛,在冬季騎行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除了前面提到的衛(wèi)生措施之外,佛羅里達-詹姆斯教授表示說到底還是要講究“平衡”。他說:“你需要確保飲食均衡,熱量攝入與消耗相匹配,特別是在長途騎行之后。睡眠也非常重要,它是身體積極恢復的必要步驟,也是保持健康和保持運動能力的另一個要素!
方法從來都沒有簡單之說
“從來沒有什么靈丹妙藥可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保持最佳狀態(tài),我們反而需要持續(xù)關注不同情況下各種因素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另外,心理壓力是一個經(jīng)常會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當發(fā)生一些影響心情的事件(例如喪親之痛、搬家、考試沒考好或愛情/友誼關系破裂)時,長途騎行中的車手通常會在半路生病。
“施加在免疫系統(tǒng)上的額外壓力可能足以將他們推到生病的邊緣,所以這時候我們更需要警惕。不過樂觀一點看,我們也可以努力讓自己快樂一些,一個好辦法就是在戶外騎自行車,運動產(chǎn)生的各種愉悅因子會讓整個人容光煥發(fā)。”佛羅里達-詹姆斯教授補充說。
研究怎么說?
另一位運動和免疫學研究專家,巴斯大學衛(wèi)生系的約翰·坎貝爾(John Campbell)博士在2018年與同事詹姆斯·特納(James Turner)發(fā)表了一項研究:“跑馬拉松會增加感染風險嗎?”是的,沒錯。
他們的研究著眼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研究結果,那些研究使得人們普遍認為某些形式的運動(如耐力運動)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增加生病風險(如普通感冒)。
這個謬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被證實為偽,但它一直流傳到今天。
坎貝爾博士說,參加馬拉松比賽或長距離騎自行車可能對你有害的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坎貝爾博士解釋說:“首先,有報道稱,與不去運動的人(即不參加馬拉松的人)相比,跑步者在參加馬拉松比賽后更有可能發(fā)現(xiàn)被病毒感染。然而,這些研究的問題在于,馬拉松運動員很可能比非運動對照組暴露于更多的傳染性病原體之中。因此,不是運動導致了免疫抑制,而是運動參與(馬拉松比賽)增加了暴露風險。
“其次,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推測劇烈運動會耗盡唾液中的主要抗體類型——稱為‘IgA'(IgA是口腔中的主要免疫防御之一)。事實上,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一些研究指出,長時間運動后唾液中的IgA含量減少。然而,許多研究已經(jīng)顯示出相反的效果,F(xiàn)在很明顯,其他因素——如牙齒健康、睡眠、焦慮/壓力——是IgA的更強大的介質,并且影響比耐力運動更大。
“第三,實驗已經(jīng)多次表明,在劇烈運動后的幾個小時內,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數(shù)量會減少(而在運動期間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數(shù)量會增加)。人們過去常認為免疫細胞的耗損反過來會降低免疫功能并增加身體易感性。這個理論其實很有問題,因為免疫細胞計數(shù)往往在幾個小時后迅速恢復正常(比新的免疫細胞更快‘復制’)。運動后數(shù)小時內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是,免疫細胞被重新分配到身體的不同部位,如肺和腸道,對病原體進行免疫監(jiān)視。因此,運動后白細胞計數(shù)較低似乎不是一件壞事!
同年,倫敦國王學院和伯明翰大學的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定期鍛煉可以防止免疫系統(tǒng)衰退,保護人們免受感染——盡管這項研究是在新冠病毒出現(xiàn)之前進行的。
這項發(fā)表在《衰老細胞》(Aging Cell)雜志上的研究跟蹤調查了125名長途騎行者——其中一些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60多歲了——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和20歲的人一樣。
研究人員認為,老年時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人們對疫苗產(chǎn)生更好的反應,從而更好地預防流感等傳染病。
責任編輯:今天不騎車
上一篇:冬季騎行好物推薦:熱身膏
下一篇:運動恢復飲料何時喝?怎樣喝?
好玩好看,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