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弱女子單飛318滬川線旅途感悟
【城市印象】
一座城市的印象,永遠離不開建筑、街道、車流、行人。我一到大城市,經常會突然喪失方向感。站在街口,總有有那么一瞬間是突然傻掉了,不知道該往那邊走,身邊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即使是擦肩而過,他們也不會把眼光在自己身上多停留片刻,因為,我連風景都不是。
行走在城市鋼筋水泥間,左邊人流,右邊車流,耳邊彌漫的是各種各樣的語言,熟悉的普通話,陌生的當地話。張口卻不知道能和誰說話,伸出手卻只能觸碰到風里渾濁的空氣。
#百年上海#
百年滄桑看上海。“石頭森林孤獨水塔霓虹開不出花/地鐵呼嘯說不出話”孫悅在《傾城之戀》中這樣吟唱這座城市。
流浪在上海街頭,我尋找著,但尋找什么,我卻一點都不知道。我從這條街穿過那條路,從一個陌生,走過另一個陌生。
在很多人的建議下,我跟沙發(fā)主的同學,從永嘉路走到這里,據說這里曾經擁有上海最真實最市井的建筑和生活方式,但我們到達的時候看到的更多是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店咖啡館。當然我也看到歷史遺留的綠瓦青磚以及那些拍拍插的竹籬笆。
為了找到某人強烈要求去的甜愛路,我們倆從坑爹的城隍廟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這里。這是一條寫滿愛情的路。在那面有點斑駁的白墻上,我看到很多喜歡的詩人的詩句,李商隱,舒婷,席慕容……當看到曾經熟悉的詩句出現在這樣一條充斥著滿滿愛意的路上時,我在幻想著,那些熱戀的情侶在這里漫步,在這里私語,在這里海誓山盟熱淚盈眶。
上海我只呆了一天半,似乎有一種逃離的情緒在這里面,莫名的感覺,沙發(fā)主問我要不要多留一天,我也直接謝絕了。
于是,在這個國際都市,只留下我匆匆的身影,匆匆離去。
#煙塵武漢#
我對武漢的念想,來自于鐘立風的《武漢這些天一直在下雨》,于是,在武漢期盼下一場雨成了我最大的奢望,也是最深的遺憾,因為我停留的兩天都是行走在武漢的陰霾里。
“而我很快就會離開這里/我會在有陽光的地方等你”
在武漢,我住進了探路者,這是我第一次住進真正意義上的青旅。大家都說住青旅便宜,但其實這是我本次旅途中住的最貴的,58/天(非會員費)。
我將在路上撿到的梧桐子掛在的房間的燈罩上,地上出現了斑駁的影子,有那么一點點落寂,有那么一點點凌亂。
在我寫明信片的時候,一只小黑貓肆無忌憚地就坐在我的筆記本上,用小白爪玩弄起寫滿心情的卡片。我也就干脆停下來,看著它,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其它人聊天,關于旅行,關于生活,關于探路者。
記得那天在某張明信片上寫下大概這樣的文字:我想大家會喜歡青旅,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里可以讓素不相識的人瞬間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轉身又是各自上路的陌生人。
我想,到武漢的人,都會選擇到這邊晃晃吧,不說這里的小吃是否地道,本地的還是外地的。風塵旅途,好不容易到一個這么大規(guī)模的小吃街,吃貨們能按耐得住么?
記得室友說過一句話:一般被稱為特產的東西都不好吃。每個人每個地方,大家口味都是不一樣的,美食旅游的真正意義就是去不斷的嘗試別人的食物,無論酸甜苦辣,無論難吃與否。
武漢雖然空氣很不好,交通也很混亂,但我卻無可救藥地喜歡上它。因此,對我來說,武漢是個神奇的城市,它擁有大都市一切讓我心煩的因素,卻又能讓我毫無怨言。
那一天傍晚,我從黃鶴樓出來,突然像迷路的小孩一樣,漫無目的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暮色降臨霓虹四起。最后獨自一人站在長江邊,看著江面燈火明亮的游輪,漫無邊際地想,想我過去的生活,想曾經出現在我生命中又匆匆離去的人,那些遠在家鄉(xiāng)遠在廣州散落在天涯朋友,錯過的人,離逝的風。仿佛間,我好像回到了家鄉(xiāng),回到了韓江邊,那里依舊霓虹閃爍江水流淌。
“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遙遠/不知不覺中已離家千萬里/在那遙遠地方燈火依然昏黃/卻無數次照亮我的夢鄉(xiāng)”——李健《故鄉(xiāng)山川》 那是我第一次發(fā)現出門在外渴望家鄉(xiāng)的感覺原來可以如此強烈,就像馬致遠寫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旅途中,總會有那么些場景,讓人在思念中迷失了自己。
愿你的世界,一切安好。
武漢是一個很有韻味的城市,我卻來不及細細品味就繼續(xù)上路了。
#天府成都#
很多人說,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我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也許是因為這是最后一站,也許是因為身上的經費已所剩無幾了,也許是我并沒有用心去融入這座城市。
一個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城市,卻有著很潮的交通警示牌!坝H,注意避讓行人哦!”看見第一塊的時候,我腦海里很邪惡地想到一句“親,撞死不包郵哦!”,請原諒我的直接和莽撞,其實我內心很善良的。
一個城市的韻味,不在旅游景區(qū),而在于市井。
在成都街頭遇上很多很喜歡的小物件。不可否認,這樣的小東西在幾乎每個旅游地都會滿目琳瑯地出現,但是,每一次卻總有那么一兩個讓人愛不釋手。
我最后買下那個綠色的竹蜻蜓,也是此行唯一給自己買的禮物。
旅行是一種晃蕩,也是一種生活。旅行就是不斷換個游人相擁的景區(qū),找個幽靜的角落,美美地打上一瞌睡,然后醒來繼續(xù)看身邊的人來人往。
那天在錦里,在這個廊子上,我靠著柱子,靠著靠著就睡著了。沒有刻意,也沒有暗示,每到人潮洶涌的景區(qū),我都會突然間很困很困,然后在安全的前提下,美美地睡上一覺,在夢里繼續(xù)游蕩。
喜歡在街上游蕩,因為我可以看到當地人真實的生活,沒有裝飾,沒有刻意。平平淡淡,安安逸逸才是真。
那天中午遇上幾個工人在綠蔭下休息,下著象棋,打著撲克,笑聲朗朗,見我在拍照,也笑呵呵地說:“拍照是要給錢的哦~”
也許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吧,工作的時候工作,休息的時候就是休息。不會累到自己,也從不虧待自己。
在住的青旅附近遇上這三個小孩,一直在跳,跳,跳,看到我拿出相機就跳的更歡了。完全不怕生的。
我到成都的時候已經臨近中元節(jié)了,在家鄉(xiāng),這段時間要在路邊為另一個世界的孤魂野鬼做普度,稱為“息孤”。沒想到在相隔幾千公里之外的天府之國,依舊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這算不算是在尋找一種特殊的精神寄托?
文殊院是一座香火不斷是寺廟。中午有很多善男信女在堂里念經,表情虔誠,神態(tài)專注,我坐在旁邊,關掉MP3的音樂,靜靜地聽他們誦經。聽不懂的語言彌漫在充滿檀香味的院落里。
我不是宗教信仰者,但我喜歡這樣靜靜,靜靜地聆聽。
成都,一座我以后還會再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