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呱呱叫環(huán)華騎行日記】北稍麥南燒賣還有湖北的燒梅
早上起來,外面有人在說話,我收拾好打開集裝箱的門,有一個男人走過來,我跟他說了一下情況,他說這是他們挖掘車隊休息的地方,他早上過來奇怪怎么門鎖上了,平時都是開著的。
他們問我從哪里來去哪里,一個男的說,你有啥就問你這個大哥,他走南闖北哪里都去過了。正好我想問他們暖水鄉(xiāng)過來為什么店鋪都倒閉了,他說以前是很熱鬧的一條路,煤礦車改道了所以就沒落了,感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問他去呼和浩特走哪條路大車少一點,他指了一下那邊,我問是縣道還是省道?他說005,那我就知道了,縣道005一條直路通向呼市,之前還打算走省道103,這次選擇相信這個大哥。
收拾好,跟他們道謝道別。很早就聽說過呼市的稍麥,小地方臥虎藏龍,在小縣城必須嘗一嘗。隨意找了一家稍麥店,騎車過去,距離扎營地3公里。單憑字面真不知道這是什么,北稍麥南燒賣。內(nèi)蒙古的稍麥,廣東的燒賣,還有中部東部地區(qū)的燒梅,到底是不是一樣的東西?
廣式燒賣,用的是云吞皮,餡料以豬肉為主,搭配蝦蟹魚籽等海產(chǎn);內(nèi)蒙稍麥,餡料一般以羊肉大蔥為主;β形象地描述了兩者的外形區(qū)別:廣東燒賣“開口笑”,內(nèi)蒙稍麥“閉口不談”。還有湖北至東部地區(qū)叫燒梅,餡料一般是醬油拌糯米,有的會加入一點豬肉,記憶中只吃過一次比較好吃的糯米餡燒梅。進店點了半籠稍麥,老板娘跟我說“你是外地的,掃一下門口的青城碼”,我隨意掃一下,跟她說好了。拿牙刷出來洗漱,把昨晚吃剩的粥也拿出來。老板娘又說“你掃碼了沒有”,我說掃了啊,她讓我給她看,這下忽悠不了,還是老實去掃碼吧。老板娘開始和店里的其他人嘀咕著,我聽到“害怕外地人”啥的。
我開始注冊青城碼,人臉識別整了一會兒。老板娘急了,她急了,說“你不掃碼就出去,別吃了!蔽腋f“急什么,正在弄!薄皠e人一掃就出來了,你整這么久!崩^續(xù)嘀嘀咕咕著!拔疫@正在注冊!薄澳氵M城的時候不都要掃碼嗎,怎么現(xiàn)在才注冊,你不掃碼就出去不做你的生意。”吧啦吧啦繼續(xù)說。老板娘似乎很急躁,用廣東話說就是這人有點“燥底”,真想給她執(zhí)一劑涼茶下下火。我沒有再回她,人臉識別讓我"blink”了好幾次都不行也不能怪我呀。
這大概就是疫情下人內(nèi)心發(fā)生的變化,加上這里天天大風,像極了我被風吹時罵罵咧咧的樣子。整了一會兒,碼整好了,把綠碼懟到她眼前說“現(xiàn)在可以了吧”,她說行,然后開始做我點的半籠稍麥。
▲老馬家的稍麥,是真的好吃
稍麥的來源和演變,原來是“捎帶著賣”😂托縣老馬家的稍麥真的好好吃,皮薄餡香,里面的湯汁跟灌湯包一樣多,很鮮很甜。老板娘說她們家的稍麥都是現(xiàn)包的,客人點了再蒸,蒸8分鐘,不多也不少,在內(nèi)蒙想吃到最新鮮的稍麥,不能心急。即便老馬稍麥老板娘有點“燥底”,但我還是十分推薦,走過路過托縣的一定要來試試。
托克托博物館吃完稍麥出來,經(jīng)過托克托博物館順便進去看一下,登記了掃碼就可以進去,一個工作人員帶著我過去,看一個展廳開一個門然后鎖上,全程跟著我,尷尬看完。里面主要是一些恐龍和遠古動物化石,多數(shù)是復制品。
▲005縣道
圐圙( kū lüè) 蒙古語,按照字面我理解為四方八面寬闊無邊的草場,圍起來就成了村莊。
托縣出來兩邊是10幾公里的鹽堿地,接著是小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