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觀察 | 從擁有徠卡鏡頭的華為P9想到MAGURA與烈風
前天(4月6日),華為在倫敦召開P9和P9 plus手機發(fā)布會,最大的亮點就是與德國百年傳奇相機品牌徠卡合作的后置雙攝像頭及全手動控制的專業(yè)拍照系統(tǒng)。徠卡鏡頭的硬件光學水準和聯(lián)合完成的成像質量軟件調校,讓手機攝影都能體現(xiàn)徠卡級的拍攝效果。黑白+彩色的雙攝像頭組合讓用戶在拍照時,既可以得到更自然的色彩還原,又令照片無論在成像清晰度,還是在細節(jié)豐富度上都有大幅提升。
該合作讓海內外的數(shù)碼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都頗為驚訝,P9的起步定價為人民幣3999元,用這個價格就可以初嘗徠卡的技術標準和品質,引起網友熱議。這種德國高端供應商和國產品牌之間的互惠共贏,讓我聯(lián)想起同樣是德國百年品牌的MAGURA(瑪古拉)與“干它一半”的凱路仕烈風之間的合作。
MAGURA的自行車零配件一直保持著高端的市場形象,與它有合作的整車商也多是歐洲品牌。當它選擇合作品牌時,它需要確保裝有MAGURA產品的車款符合MAGURA的品牌定位。
凱路仕烈風在業(yè)界是有爭議的,它以低于行業(yè)下限的價格高調切入市場,就像華為切入歐美市場時那樣讓競爭者不快,MAGURA作為供應商也感受到了些來自業(yè)界的壓力。但凱路仕和MAGURA的合作由來已久,兩者已有五六年的默契,MAGURA理應對凱路仕的忠誠有所回報。
由于對產品質量把控嚴格(有著油缸剎把五年防漏保固的承諾,需排除大量瑕疵品并承擔著高額成本),MAGURA最著名的幾款高端產品的每年產量其實很少,占據(jù)金字塔尖的地位,在國內不少山地車DIY愛好者心中是神化了的存在。前些年MAGURA對進入中國的步伐持謹慎態(tài)度,加上德國制造的光環(huán),讓普通車友有了“買不起”、“買不到”的印象。
與國產話題品牌合作,就能告訴普通消費者MAGURA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市場能見度,也為今后尋求與更多整車品牌合作時樹立樣板案例。MAGURA的競爭者比它更早開展與中國整車的合作,也就占去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如蔡司早便與諾基亞、索尼展開合作,徠卡在這種模式中是后來者。他們都需要做出反擊。也許今后我們會在更多跨界產品上看到徠卡,也許我們會在更多品牌的整車上看到MAGURA。
烈風目前有三款山地車使用了MAGURA的MT2油剎
烈風的悉尼T+和米格1976T+山地車使用了MAGURA的TS4氣壓前叉
買四千的P9手機不等于就讓你擁有徠卡M9的拍攝體驗,買四千多的烈風悉尼T+也不等于你就能捏到MT8的頂級手感。但對于華為和烈風的消費者來說,用著成熟供應商的入門產品,依然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技術下放、高水平的售后保障、德式生產標準、嚴格的品控和逼格的提升。
“用了徠卡鏡頭的手機,那可是怎樣的成本概念……”這些國產品牌們通過高端供應商的品牌價值來突出自己的“性價比”,從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他們在媒體間制造新聞,將高端品牌的粉絲納入自己的目標顧客群,變相擴大了市場。
不過,自行車市場和數(shù)碼市場畢竟不是一個量級的,目標消費群的總體專業(yè)知識水平差距也較大,“MAGURA - 烈風”組合并不像“徠卡 - 華為”組合那么有轟動效應,但兩者的相似之處還是十分耐人尋味。
華為P9邀請了《國家地理雜志》知名攝影師David Gutenfelder為其站臺,凱路仕烈風也曾邀請XC奧運冠軍馬丁在發(fā)布會站臺以展示專業(yè)形象
責任編輯:Ale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