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超寬氣動礫石車輪組能有多寬?
報道古爾霍爾姆 (Dangerholm,瑞典自行車改裝大師,以極端輕量化改裝和顛覆性設計聞名全球自行車界)的定制項目自行車時,通常需要挖掘那些讓車輛與眾不同的細節(jié),但這一次,亮點非常直觀了。他與 Faction 合作打造了一款獨特的超寬空氣動力學礫石車輪組概念款。

隨著礫石車輪胎從 35 毫米、40 毫米逐步增至 45 毫米,輪圈寬度也隨之增加,以同時提升氣動性能和操控表現(xiàn)。但古爾霍爾姆提出了一個疑問:如今礫石賽車手會根據(jù)地形選擇 50 毫米甚至 57 毫米寬的輪胎,為何礫石車輪組的輪圈內寬卻止步于 32-35 毫米?
于是,他與 FactionBike Studio 的創(chuàng)意團隊合作,致力于研發(fā)更寬的輪圈。你能猜到這些輪圈有多寬嗎?
2025 年 Bespoked 展會:超寬空氣動力學礫石車輪組概念款

這款碳纖維概念車輪,在 2025 Bespoked 展會上眾多現(xiàn)代手工打造的金屬自行車中,無疑是一大亮點。不過目前,這仍只是一款概念產品。盡管這些車輪確實可以騎行,但從上圖中你能看到,目前現(xiàn)存的輪圈僅有 4 個。
首先,我們來看看該項目的出發(fā)點。

氣動性能的一個公認關鍵在于:輪圈寬度與輪胎寬度之間的過渡越平滑,空氣阻力就越小。因此,為更寬的礫石輪胎搭配更寬的礫石輪圈,似乎確實更具合理性。
輪圈究竟有多寬?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款概念車輪的關鍵參數(shù)。
這對超寬原型礫石車輪組,內寬 45 毫米,外寬 52 毫米,最大深度 70 毫米,最小深度約 52 毫米。
其結構分為兩部分:內側是常規(guī)的低剖面碳纖維山地車輪圈,決定了 45 毫米的無鉤真空胎內寬;外側則是由 FactionBike Studio LX 實驗室定制的氣動碳纖維罩,打造出我們所見的波浪形氣動外形 ,這一設計旨在讓氣流平穩(wěn)地流過寬輪胎表面。
理論上的超寬礫石輪胎空氣動力學優(yōu)勢

上述雙結構設計造就了 52 毫米的輪圈寬度,使其能與 57 毫米(2.25 英寸)的瑪吉斯Aspen ST 輪胎和世文Thunder Burt 越野輪胎形成相當平滑的過渡。
同時,這種結構也解釋了為何輪圈上會有更寬的開口,以便輻條穿過并連接到內側輪圈的輻條帽。當然,這一設計也導致這些車輪的重量相當可觀。以 “減重狂熱者”著稱的古爾霍爾姆并未透露其確切重量,因為若基于這一超寬概念從頭進行工程設計,專門打造的量產輪組完全可以做到更輕。
他提到,外側的碳纖維罩強度足以安裝無內胎氣嘴,不過在 Bespoked 展會前,他尚未有時間完成這一裝配。
古爾霍爾姆與 FactionBike Studio 超寬礫石車輪概念款的下一步計劃?

這款車輪的外觀無疑十分 “魁梧”,但與如今逐漸用于崎嶇礫石賽事的寬幅越野山地車輪胎相比,尺寸比例卻十分協(xié)調。
現(xiàn)在,只需拭目以待,看看自行車行業(yè)的其他從業(yè)者對 “超寬空氣動力學礫石車輪” 這一概念持何種態(tài)度。
設計者堅信,更寬的輪圈是礫石騎行的未來方向,即便要承擔明顯的重量代價,他也不愿再使用傳統(tǒng)的窄款礫石車輪。
古爾霍爾姆最新彎把礫石車:全避震SCOTT Spark RC

古爾霍爾姆為 2025 年 Bespoked 展會打造了兩款定制自行車,并為它們配備了這款全新的超寬原型空氣動力學礫石車輪。
第一款是設計相對簡潔的SCOTT Spark,這是一款行程 120 毫米的全避震越野山地車,但采用了彎把設計。

對于這款 Spark,使其成為 “礫石車” 的核心元素,主要是超寬的 Faction 概念車輪,以及集成式的 Darimo Nexum flare 彎把操控系統(tǒng),盡管其他幾乎所有部件都明顯是越野山地車配置,包括前后自動調節(jié)的 SID Ultimate Flight Attendant 避震系統(tǒng)。

雖然這款車的設計重點并非 “極致輕量化”,但其中仍有一些輕量細節(jié):比如 Alpitude Stelvio Correto 前置碼表架,在兩年前夏季推出時,它曾號稱是 “全球最輕” 的 GPS 支架。

傳動系統(tǒng)方面,該車也采用了礫石車配置:中高端的 SRAM Force AXS Xplr 傳動系統(tǒng),搭配 46 齒的 Garbaruk 定制 1 毫米偏移牙盤,以及 10-46 齒的 Xplr 飛輪。除了齒比范圍較大外,這套傳動系統(tǒng)的性能幾乎達到越野賽事級別,其齒比范圍為 460%,而該車型常規(guī)越野配置的 34 齒牙盤 + 10-52 齒飛輪組合,齒比范圍僅為常規(guī)水平。


即便在一款 “不以重量為首要考量” 的自行車上,古爾霍爾姆的 “減重執(zhí)念” 仍有所體現(xiàn)。例如,他選用的 Mcfk 碳纖維座墊,最輕可至 69 克;Darimo T1 Loop 座桿,即便在 31.6×400 毫米(最大尺寸、最長長度)的規(guī)格下,重量也僅為 90 克,這得益于用于固定座墊滑軌的 dyneema 纖維繩環(huán);最后,搭配的 Darimo Sub4 碳纖維座桿夾,重量不足 4 克。

雖然這款可騎行的原型輪圈目前尚未做到極致輕量化,但古爾霍爾姆將其與 Extralite HyperSmart3 + 模塊化花鼓進行了編接。該款花鼓的花鼓體采用精密加工,兼容所有軸間距規(guī)格,從而實現(xiàn)減重。其中前花鼓重量 75 克,后花鼓 150 克(均包含 Boost 規(guī)格軸心,以及用于將剎車碟片校準到正確位置的 3 克超輕碳纖維墊片)。

從技術上講,這確實是一輛礫石車,但任何騎過 Spark 的人都知道,只要你有足夠的腿部力量,能驅動這套大齒比系統(tǒng)爬上陡坡,古爾霍爾姆打造的這款車完全能勝任高強度的越野賽事。
SCOTT Scale+Foil 礫石賽車:經典古爾霍爾姆混搭風格
第二款車更具古爾霍爾姆的設計特色,因為它更像是一款 “拼接車”。

這款車的基礎是SCOTT Scale,他拆解了一輛全新的SCOTT Foil 氣動公路車,取下其座桿夾,以及內置集成尾燈的多部件 Duncan SL Aero CFT 氣動座桿。

從外觀上看,很難分辨它如何用到了 Foil 的座桿夾, 因為SCOTT新款氣動公路車上,并沒有完全相同的車架形狀。但古爾霍爾姆解釋道,他從一輛碰撞受損的 Foil 車架上切下了座桿簇和座桿夾,將其安裝在 Scale 的上管頂部,在前方添加了一段單獨的傾斜碳纖維管,然后請當?shù)氐奶祭w維維修店對整個結構進行包裹加固,使其強度足以安全騎行。他最引以為傲的細節(jié)之一,是自己制作的座桿固定器小橡膠蓋。


常規(guī) SRAM Red 礫石傳動系統(tǒng),暗藏全新 Wert 鈦合金牙盤
這款車更注重輕量化,因此配備了全套 SRAM Red Xplr 傳動系統(tǒng)。
前端看似是常規(guī)的 Red 直裝式牙盤和功率計,但卻暗藏全新的超輕 CNC 加工鈦合金曲柄!沒錯,這是比利時制造的 Wert StW-G 鈦合金牙盤組。為打造這款 “終極超輕牙盤組”,Wert 團隊耗時十余年,嘗試了多種材料,運用了傳統(tǒng)加工和 3D 打印等多種技術。據(jù)悉,這款牙盤組(不含牙盤)的曲柄、軸心和硬件總重量僅為 292 克。目前,這款牙盤組已可購買,雖然價格十分昂貴。

定制碳纖維部件與超輕零件,完成整車裝配
為匹配山地車前叉角度,Darimo 專門為其新增了 80 毫米長、-17° 角度的把立規(guī)格。

其他體現(xiàn)細節(jié)追求的部件還包括:CarbonTi 一體碳纖維支架剎車碟片。古爾霍爾姆認為,簡單的激光切割不銹鋼碟片可能更符合空氣動力學,但這款碟片的獨特外觀確實令人無法反駁。此外,該車還搭載了德國制造的 612 雙活塞剎車卡鉗,雖然它并非為空氣動力學設計,但能巧妙地隱藏在SCOTT粗壯的硬尾前叉后方。該款剎車卡鉗據(jù)稱能提升制動性能,且兼容大多數(shù)剎車手柄類型和剎車安裝方式。

花鼓方面,該車同樣采用了上述的 Extralite HyperSmart3 + 模塊化花鼓,搭配 Boost 規(guī)格軸心和碳纖維碟片墊片。
這款定制 Scale+Foil 雖然更接近常規(guī)礫石車的外觀,但依然保留了古爾霍爾姆標志性的 “無視廠商保修” 的設計風格。
責任編輯: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