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勇”闖黃山:我心中的黃山賽
首日的賽程,我以第七名的成績完成比賽。第一圈發(fā)槍后,拼搶比較激烈,認(rèn)識的,不認(rèn)識的車手都在爭奪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我也成功卡在了第七位,并且一直牢牢卡住我的位置。隨著朱俊的一陣陣強力拉扯,在過河后,第一集團就只剩下八個人了,包括:朱俊、馬丁、封寬杰、余光偉、胡浩、郭鑫偉、羅丹志還有我。我們八人基本上是以很“和諧”的方式來到了水泥路爬坡起點。八人集團在爬坡路段推進了500米后,我無奈地掉隊了,因為我的號碼牌和前叉鎖緊螺絲直接產(chǎn)生了摩擦,致使前叉控制開關(guān)失效,導(dǎo)致前叉無法鎖死。由于不能站立式搖車,加上踩踏時泄力嚴(yán)重,我選擇放慢速度,以便一邊騎行一邊努力排除故障。終于,在爬坡結(jié)束時,前叉恢復(fù)了正常運作能力。我調(diào)整節(jié)奏,對前面的七人進行追擊。在第二圈過河后400米的地方,我成功加入了第一集團。八人集團依舊是“和諧”地來到了爬坡點。開始爬坡,大家都有所保留,所以拉扯的不兇猛。在離坡頂500米的地方,胡浩發(fā)起了進攻,我馬上貼住他,并一直突圍到了木坑竹海的越野路。但就在進入越野路的一瞬間,我發(fā)現(xiàn)我的前叉再次故障了。這次的故障是前叉只能處于鎖死狀態(tài),我勉強的應(yīng)付著,心里祈禱前叉能恢復(fù)正常,可是事與愿違,在激烈的顛簸下,我的佳明1000碼表也和碼表座一起松脫了,我只能一只手握住車把,一只手處理碼表。就是這一瞬間的耽誤,我與七人再次脫節(jié),并產(chǎn)生了不少的時間差。由于前叉一直處于鎖死狀態(tài),所以木坑竹海的臺階路也耽誤了不少時間。意識到我已經(jīng)失去了爭奪領(lǐng)獎臺的機會,我便放棄了追趕,或者說,我也失去了追趕的機會。第一天,就這么遺憾地完賽了。
3月27日,我參加了男子精英越野賽,需要騎行三圈,共60公里。20公里的賽道,可以分為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和后段的賽道都與26日的賽道相同,中段的賽道變成了塔川越野。而且這條塔川越野線路也與第十屆黃山賽的塔川部分有所不同。今年的塔川越野起點,在塔川觀景停車場往宏村隧道方向大約300米的竹林處。首先迎接選手的是一段很陡很曲折的竹林下坡,這段下坡真想給自行車也裝上ABS防抱死系統(tǒng)。銜接這段急下坡的是1.6公里左右的古村落道路,說它是古村落道路,是因為它根本不是路——全是亂石鋪成的石頭臺階!下坡是石頭臺階,上坡也是石頭臺階,我反正扛車、推車都用上了才艱難通過……1.6公里之后會回到熟悉的塔川,不過今年塔川的小山道被鋪成了給游客徒步的旅游線路,難度增加不少。
次日的比賽,胡浩,朱俊,封寬杰轉(zhuǎn)場千島湖,郭鑫偉參加40公里組。一下子少了這么多個“競爭伙伴”,我心里難免失落。但是我還是認(rèn)真?zhèn)鋺?zhàn)——換戰(zhàn)車上場。發(fā)槍后,我猛烈拉扯,帶出了馬丁、黃勝安,還有其他幾個車手。我們依舊以集團的方式騎行在賽道上。但由于我對塔川新增賽道的不熟悉,在第一圈通過塔川的時候,我掉出了領(lǐng)先集團,而且我的騎行節(jié)奏十分亂,浪費了不少體力。好在塔川段賽道的整體難度很大,我能夠在塔川段越野結(jié)束后追回前面的領(lǐng)先集團。第一圈結(jié)束的時候第一集團還剩四個人:我、馬丁、余光偉、黃勝安。第二圈到中段的時候余光偉爆胎退出了爭奪,馬丁意識到余光偉的情況后,不再保留實力,加足馬力甩開了我和黃勝安。在我與黃勝安的對決中,勝利女神的天平偏向了黃勝安。以同樣的路線過彎,我側(cè)滑了兩次,耽誤了不少時間,最后只能收獲一個第三名。
總體而言,2016年的黃山賽賽道的變化程度不超過10%,但就是這一點點的改變,給了車友們完全不一樣的黃山賽體驗。
黃山賽的成功,離不開黃山當(dāng)?shù)卣块T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組委會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各大贊助商的資金支持,更離不開熱愛自行車運動的車迷朋友們。
感謝崔克中國,禧瑪諾,捷酷,奧克利的支持,讓我能享受屬于我的黃山賽。
責(zé)任編輯: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