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科普:傳說中的自行車五大古典賽事(下)
傳送鏈接:科普:傳說中的自行車五大古典賽事(上)
巴黎-魯貝(Paris-Roubaix)
巴黎-魯貝(Paris-Roubaix)是法國北部為期一天的職業(yè)自行車公路賽,以崎嶇的地形和鵝卵石或石磚鋪砌的路面而聞名,由于惡劣的路況和比賽之艱難,巴黎-魯貝又名北方地獄(The Hell of the North)或女王古典賽(Queen of the Classics or l'Enfer du Nord)。
▲2021年的巴黎-魯貝在雨中作戰(zhàn),車手都變成了“人形兵馬俑”
歷史沿革
巴黎-魯貝由創(chuàng)辦人西奧多·維埃納(Théodore Vienne)和莫里斯·佩雷斯(Maurice Perez)兩人聯(lián)合共同創(chuàng)建,西奧多·維埃納是一名魯貝的紡織制造商,對自行車運動很是熱愛,1896年2月他找到了法國體育日報《Le Vélo》的編輯路易斯·米納特(Louis Minart)詢問能不能舉辦一個從巴黎出發(fā)直到魯貝的自行車比賽,經(jīng)過一系列的商討,他們將第一屆巴黎-魯貝的比賽安排在復(fù)活節(jié),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第一屆巴黎-魯貝的比賽開賽日期是1896年4月19日。
第一屆巴黎-魯貝的冠軍就是上圖的約瑟夫·費舍爾(Josef Fischer),當(dāng)時共有28名車手完成了比賽。首屆比賽的路線長度長達280公里,約瑟夫·費舍爾用30.162公里/小時的時速完成了比賽,他的國籍為德國,直到119年后的2015年德根科爾布(John Degenkolb)才成為第二個拿到巴黎-魯貝冠軍的德國人。
之后的比賽一直成功舉辦,直到191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停辦,直到1919年才恢復(fù)。其實巴黎-魯貝“北方地獄”之名的由來不是因為泥濘和石頭路的艱難,而是由于一戰(zhàn)的侵襲,戰(zhàn)后的比賽路線被炮彈炸的滿目瘡痍。1919年重新舉辦的巴黎-魯貝賽后,來自法國的冠軍亨利·佩利西耶(Henri Pelissier)這么形容:“我們進入了戰(zhàn)場的中心。沒有一棵樹,一切都被夷為平地。沒有一平米的土地不被翻倒過來。地上一個又一個的彈坑。在這動蕩的土地上,唯一突出的東西是帶有藍色,白色和紅色絲帶的十字架。這是地獄!這不是一場比賽。這是一次朝圣之旅。”
之后的二十年里巴黎-魯貝如期舉辦,直到1940年開始,由于二戰(zhàn)再次停辦,1943年恢復(fù)舉辦。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再次停辦一年,2021年10月3日重新舉辦了第118屆比賽。
2002年的巴黎魯貝也是雨后作戰(zhàn),非常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