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行中身體不適的解決方法
車把的調整:
車把的調整對調整騎行姿勢很有意義。調整車把的寬度應與運動員的肩寬大體相同,一般為38~41公分。如果寬于肩,會增加風的阻力,窄于肩,胸腔會受到擠壓,影響正常呼吸功能。車把的高度,應根據運動員上體尺寸和臂長來決定,并注意專項的特點。公路運動員用的車把可略高些,場地運動員用的車把可稍低一些。合理的車把高度是使公路運動員的上體角度(即通過髖關節(jié)的水平線和髖關節(jié)中心至頸椎中心連線)保持在35度~45度之間;場地運動員的上體角度保持在20~30度之間。
把立管的長度,最好是當運動員踏蹬到曲柄與地面平行的位置時,肘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能稍稍相碰。
◆剎車桿的托架
剎車桿在托架上的固定位置很重要。在托架上的手把的位置太近或者太高,雖然使力拉手柄,但是力量不易傳遞到車。
老騎手或者入選的騎手,如上面的左圖,伸直背部和手腕,肩關節(jié)的角度呈110-120度范圍,背部和手腕對地面呈二等邊三角形,把托架固定在能把力量各半分散在鞍座及托架上的位置上。若想增加手柄的拉力感,則固定在比鞍座的上面略低3-7cm左右的較低的位置上。選擇接觸手掌部位的把手的彎曲形狀也很重要。
腳踏曲柄的長度
曲柄的長度對騎行者是很重要的?梢哉f你所能使用的長度,將決定你的水準。一般來說曲柄的長度幾乎都統(tǒng)一在170mm,成人男性的騎行者一般不會用比該尺寸短的曲柄。長曲柄對較有氣力的選手來說,可用較小的力來帶動大的齒輪。但是也有人認為用短的曲柄跑的快。因此最好由自己親身試一試。
小編推薦:雨天騎行注意的一些事項
齒輪的選擇
要選擇適當的齒輪比,必須要考慮到每個人的差異。尤其是對成長過程中的青年人 特別重要,我國尚未有齒輪比對年齡的限制,可是有經驗的自行車競技教練是會限制的。若將來也想當選手,安裝適合于自己的齒輪是非常重要。選擇適合的齒輪比應從各方面來考慮,如個人的差異,年齡(成長過程),筋力、速度、項目、跑車的條件等。另外也應注意如下幾點。
1. 齒輪比越大越容易積蓄疲勞。
2. 輕的齒輪,比起重的齒輪,恢復疲勞快。
3. 經常使用大的齒輪,將會難適應速度的變化。
4. 攀爬時使用大齒輪。
車于各部分間距離調好后,不要輕易改變,特別是在比賽前不宜變動,否則,會破壞已形成的動力定型,影響運動員在比賽史發(fā)揮正常水平。
◆調整車把立的高度
上半身的彎曲度的微調整,通過車把立的上下移位來進行。提高車把立則背部的彎曲度變淺,可以避免對腹部的壓迫,但缺點是力不易傳遞到車。相反降低時壓迫增加,但力較易傳遞到車。考慮比賽時間和心肺機能等,根據自身情況決定車把立的高度。
對一般的騎手,建議最初把車把立上下移位1cm左右,體驗一下對腹部的壓迫,對背部
和手腕的疲勞度的不同感覺等,加深理解後,每移位5mm,把車把立調整至疲勞少,并能較易傳遞力的位置。
小編推薦:騎行中和隊友交流的另種方式
剎車桿的托架
剎車桿的托架的位置,由drop bar的leach和drop的彎曲來調整。
最快速度時,為了減少空氣的阻力,將把上半身彎曲之幾乎與地面平行,肩關節(jié)的角度
呈90度,肘關節(jié)的角度呈90-12度的范圍內,尋找在這種狀況下,較易用力的托架位置并固定,同時也考慮手掌較易握的位置。
drop bar的下部
drop bar的下方之握把手的位置,由leach、rope及夾子的固定來調整。若想穩(wěn)定地 放置手掌,就讓它與地面平行。若想拉緊時,降低桿的后端。
附:人體各部位的測量)上肢長度:從肩峰端到手握拳后第三手指關節(jié)凸隆處的距離。
上肢長度:從肩峰端到手握拳后第三手指關節(jié)凸隆處的距離。
軀干長度:從胸骨頂端到恥骨聯(lián)合下端。
下肢長度:從股骨頭大轉子到足跟底部。
腳長:從腳趾前端到腳跟后。
自行車各部位的測量
車身長度:由把立管中心點到車座管中心點。
車架高度:由車座處三通中心點到中軸的中心點。
曲柄長度:由中軸中心到腳蹬軸中心點。
腳套長度:由腳蹬軸中心點到腳套前端內邊沿。
小編結語:以上的內容可做參考,車子的調整還是需要自己本人試的。這樣才更容易找到自己合適的高度。但是一定要注意騎行姿勢。
上一篇:讓心靈愉悅的鍛煉方式
下一篇:預防高血壓可以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