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野獸智能自行車來襲!你會買單嗎?
打著互聯網旗號的野獸騎行剛發(fā)布了三款發(fā)燒級智能自行車,對,名字就是這么長,也足以顯示CEO李剛對這輛車的期望。詳細可進入美騎前線記者發(fā)回的報道:《全球首發(fā):對飆頂級品牌 野獸發(fā)布三款發(fā)燒級智能自行車》。以下小編來談談看完發(fā)布會后的感慨吧。
對比之前的智能單車,得到結論,終于有一個智能團隊做出比較靠譜的產品了。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看完發(fā)布會之后的第一感慨,這也符合李剛穩(wěn)當的作風以及他的自行車情懷。
野獸來了,買買買
野獸來襲,你會買單嗎?
那么發(fā)布會之后即可啟動買買買模式的車友有多少,筆者隨機對幾個車友進行調查,詢問是否會購買野獸,然而答案估計賣家不太愿意看到。
小A:首先一聽這個牌子就覺得不專業(yè)啦,發(fā)布會太裝X了,一聽這個模式,已經有很多人反感了。如果他實實在在講,我倒還想聽聽。而且如此內走線,如果技術成熟還好,技術不成熟,維修售后都是大問題。
小B:只用Garmin,我已有車并更加信賴專業(yè)品牌,智能bikefitting?啊哈哈我笑了!T1000碳纖維技術?哎喲喲,我實在嚇到了!
小C:頭管的標實在太丑,不買,試玩還可以。我選擇觀望。山地倒是可以考慮。
小D:像我這種不專業(yè)的,如果要買到這個錢的車,我也寧愿選有牌子的。
車友對野獸的三款產品(除山地車外)的態(tài)度,大多采取觀望態(tài)度,更有車友表示,如果野獸單賣車架組,他們會更感興趣。不知這個開局會不會讓李總滿意呢?美騎對這三款車的最新點評:野獸發(fā)燒級智能單車大戰(zhàn)世界頂級名車
這款車定位在中高端的騎行愛好者,偏向競技型。但按照筆者上文所做的小調查來看,有經濟的小白不一定能勝任這輛車,一個有經驗的老鳥又更愿意選擇熟悉更專業(yè)的品牌,目前看來野獸騎行能覆蓋的騎行者范圍并不廣。不過從野獸運作APP的方式來看,一年多內做到50萬用戶,增長這臺車的使用人群,他們應該是有一手。此前李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必須利用經營用戶社區(qū)、智能化方式和不一樣的商業(yè)模式去做市場”,這些用戶能否最終成為購買用戶并成為口碑傳播者,有待時間檢驗。就算一時間整車銷量上不去,野獸不還有個把立可以貼補現金流嗎?之前李剛也已經表示目前有業(yè)內廠商與其敲定合作關系,且已經簽訂20-30萬的speedforce碼表,賣產品的同時與其他友商共享用戶與數據。
野獸智能自行車,看起來還是一件很中規(guī)中矩又契合單車潮流趨勢的產品,你會選擇嗎?
售后是一大難題
小調查還顯示,多數人對售后也是耿耿于懷,畢竟購車安裝、后期維修保養(yǎng)、上哪兒保養(yǎng)、車店接不接收這些還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呢。發(fā)布會最后野獸聲稱將與500家車店達成合作,暫時合作模式并未透露,猜想應該會效仿“干它一半”烈風的模式,通過補貼車店來實現。當然野獸也不是吃素的,為下這步棋也早就安插好人手,早在去年(2015年)已經聘請UCC前任總經理吳亞謀,吳總在業(yè)內有著多年的積累,從生產到渠道,人脈和資源還是有,估計也已經給野獸鋪路搭橋,達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狀態(tài)。那我們還是先寬容地等等看吧。
李剛和他的團隊
看了那么久,智能自行車總算有場靠譜的發(fā)布會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野獸的營銷策略吧,對比一些智能自行車發(fā)布會,雖然有那么點欠缺,它還是算用心加成熟。
明眼人仔細對比一下價格,確實會發(fā)現野獸本次發(fā)售的產品從配置的套件上來講的確比同價格區(qū)間的產品高出許多,像是烈風“干它一半”發(fā)布會的二代之作,然而在業(yè)內造成的沖擊卻沒有烈風那么震動,換個說法則是它留有余地。
蘋果喬布斯這種講故事的發(fā)布會論調已經被多種模仿,李剛作為一個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口才和演講能力的確一流,只是這場發(fā)布會還差點火候。故事還不夠動人,技術又說過了,比如T1000似乎國內幾乎買不到,顯得吹過頭了,數據也沒到位,比如車重、風洞數據甚至車架尺寸數據被一筆略過,至少提供各個尺碼的數據(有心人會關注的),而不是讓人在發(fā)布會結束之后到京東查找。這種種不夠周到讓人覺得挺尷尬。
發(fā)布會上,李剛邀請徐小平提車上臺,妥妥的大腕撐臺
發(fā)布會現場,野獸自行車酷炫的出場瞬間
要肯定的是李剛還是有他的魅力,比如邀請徐小平提車上臺,首先就是實力的證明,怎么說野獸也是拿下真格基金徐小平數百萬美金天使投資、創(chuàng)新工場李開復5000萬元A輪投資和新動金鼎基金3000萬A+輪投資,目前估值也有4億元,還得到徐小平的大力肯定,“野獸騎行是目前智能自行車行業(yè)與特斯拉最為相似的公司,也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一家!迸c諸多打著智能自行車招牌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相比,目前看來它的贏面更大。
另外個人看來,發(fā)布會前那些在朋友圈四處刷屏的邀請海報更有意思,我還是發(fā)現了不少好段子。微博上的每日抽獎送車活動簡單粗暴,十來天時間增粉兩萬余人,小編算了算大概砸了幾萬塊造粉,不過在微博式微的時代下,這些粉質量多高又能帶來多少效益,暫時打個問號。
那么野獸準備顛覆整個行業(yè)嗎?暫時來講幾率太小,貌似我問的好些臺灣廠商并沒注意,野獸這點銷量暫時還沒能搶他們的飯碗,但打著智能自行車拉投資的一些企業(yè)來講,下次沒拿出點靠譜的東西這寒冬怕是難過。然而集結各個渠道的用戶,跟蹤用戶行為,分析數據,開發(fā)不同又簡單的玩法,讓用戶持續(xù)保持黏度,還能拉上友商一起玩,野獸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廠商一些提示。那李剛能否真正做到收割“一百億”市場中的N分之一呢?我們坐等。那么你愿意接受收割嗎?你愿意打開荷包買下野獸智能單車嗎?
責任編輯:凌子
貪玩,希望惡狠狠地把大中國玩一遍,再玩到境外去。偶爾心血來潮會出現說走就走的旅程,趁年輕做些瘋狂的事。車齡不長,技術停留在初級階段,但是耐力足,慢慢踩慢慢推,慢慢到遠方。